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汇源收购案解密:可口可乐收了什么
稿源: 经济观察报  | 2008-09-07 09:32:03

  朱新礼逻辑

  按照在汇源果汁的持股比例,交易达成后,朱新礼通过100%控制的汇源控股 (持有汇源果汁42%股份)将获得74亿港元的变现获利。

  作为此次收购交易最大的进账者,朱新礼的算盘还没人能猜透。

  在当年与德隆的合作中,朱新礼放弃了控股权,但此后他的集团遭遇了来自德隆的巨额占款。此后,朱新礼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中再也没有将控制权交给别人,并对其持股比例严格控制。“老朱一定是坚持控股权的。”上述接近交易所涉股东的业内人士说。

  看到了制造领域的成本压力,选择在业绩不错时出手汇源果汁,这或许是朱新礼的明智之举。2007年,汇源果汁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销售成本增长22.8%,虽然略低于同期销售额的增长率28.6%,但是如果考虑到其果汁产品的平均售价提高7.5%,公司的销售成本压力显而易见。而且,为了保持市场份额,汇源果汁需要在广告、推广等方面投入更多。公司2007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增加50.3%,从2006年的3.8亿元增至5.7亿元。

  为了给这份交易一个保障,朱新礼承诺,在交易达成两年内,他和联属公司“不会直接或间接自行或联同或代表任何人士、商号或公司,于中国经营或参与任何目前与或可能与汇源集团的核心业务(乳品业务除外)构成竞争的业务或于当中拥有权益或从事或收购或持有任何该等业务”。

  不过,收购要约确认了朱新礼的权利:可以继续经营生产、供应及分销与果汁生产有关的可回收容器、外部包装及原材料的业务。

  朱新礼甚至还获得了可口可乐的承诺:代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大西洋工业公司承诺,从收购达成之日起至供应合约终止之日止(若此供应合同指目前的持续关联交易,这个期限是2010年底),大西洋工业公司及其联署公司“不会直接或间接于中国投资或收购任何与朱新礼先生所拥有生产、供应及分销与果汁生产有关的可回收容器、外部包装及原材料的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营运的权益”。

  可口可乐的承诺意味着,如果可口可乐要进入上游,则必须与朱新礼合作。

  汇源的非上市部分一直扮演着上市部分“汇源果汁”重要的上游供应商角色。他们包括:北京汇源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北京汇源果汁饮料有限公司等等,向“汇源果汁”供应的果汁原料接近上市公司该项目成本的4成。

  在出售汇源果汁股份之前,朱新礼已经在果汁产业的上游领域接连投资布局。从2007年开始,汇源集团分别在湖南怀化、山西右玉、吉林舒兰、安徽砀山、安徽桐城、山东乐陵、江西南丰、辽宁锦州等地签约新建了多个大型水果基地项目。期间,朱新礼曾表态,汇源此轮在全国新建的生产基地,“主要着眼于产业链源头的扩张,对源头资源进行整合”。

  从上市公司 “汇源果汁”撤出后,朱新礼手攥的74亿港元将投向哪里?会否专注果汁产业的上游?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大。东方艾格陈静认为,双方此次股权并购,只有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即一个负责充足的原料供应,另一个负责高效的生产与营销,良好的衔接才能使双方获利最大化。可口可乐作为全球化公司,其原料供应方面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种渠道,而且此次收购后,可口可乐有望未来5年成为中国果汁产业的龙头老大,作为果汁原料消费大户,与汇源合作是不错的选择;对汇源而言,非上市公司资产不可能轻易放弃。

  “可口可乐和汇源可能是一个很好地匹配,因为可口可乐是非常善于在市场营销,而汇源具有良好的水果资源。”香港鸿基证券的Fiona认为。

  有资料显示,目前,汇源集团已在国内连接了400多万亩水果生产基地。

  上海证券分析师郭昌盛认为,如果中国纯果汁消费量快速增长的话,原料将成为果汁产业链的重点。

  可口可乐李小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说过,可口可乐与汇源“双方联手进军中国饮料市场”。

  上海证券的郭昌盛说,果汁产业链只有上下游一体化才能利润最大化。此外,汇源集团的果源,更多是与果源农户的稳定订单关系。

  谁猜到了结果,也许只有朱新礼自己知道。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吴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