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课改高考的第一场考试——英语听力测试将于9月13日开考,掀开了新课改高考的“神秘面纱”。新课改高考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新课改高考:成绩不再是惟一
从2009年起,“统一选拔考试”将退出高考历史舞台。公布的课改高考新方案,将采取全科会考基础上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新模式。
据已公布的高考方案显示,明年我省将实行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三位一体招生体系,把会考作为统一选拔考试的基础。同时,采集学生会考成绩进入综合素质评价表,提供给所有招生院校,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由招生院校根据培养目标,自主确定是否对相应学科的会考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其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记录过程性评价基础上,内容涵盖学生的品质与素养、学习能力、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等6个方面,包括学业评价、项目测评、操行评语。评价结果经公示后采集确定基本信息,形成《浙江省高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信息表》,进入考生电子档案,在学校投档分数线上,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其中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4个方面采用等第评价。学习能力主要通过会考等第反映。
同时,在现有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学科分类基础上,根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为主体,按高中新课改实际和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分三类设置考试科目。其中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基础上,增考自选模块。自选模块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IB选修模块的18道题,由考生自主选答6题;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通用型知识和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增加技术考试,将重点测试技能型能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类别和考试模块。
分类测试、分批选拔方式,打破了以往科目设置高度统一的模式,使不同类型的学校能选拔到适合自身培养目标的学生。
我省还将增加英语听力、技术考试,每个学生每年有两次统考机会,考试成绩两年有效。
新课改高考:牵动各方神经
学生:有喜有忧
“新高考方案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平常咋学,现在仍咋学。”象山三中的学生普遍反映,只要按照老师安排的计划去学习就行。
不过,也有部分学生对增加自选模块、恢复英语听力考试感到忧虑。“新课改高考要求注重能力培养,课改后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增大,对英语的听、说、读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象山三中高三(4)班的闵慧同学表示,新课改后的研究性课程提高了自身能力,但课业负担加重,随之而来的压力也增加不少。
此外,“英语听力测试提供了一年两次的考试机会”赢得了不少学生欢迎。
教师:挑战自我
与学生不同,面对新高考方案,很多教师感觉到了挑战。“高考分三类设置考试科目,第一类科目增考自选模块。而自选模块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更广,并且需要经过系统的梳理,教师的负担加重。”象山三中物理教师姚吉说。
“自选模块的设定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尊重个性差异,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深远意义。”象山三中高三年级组组长贺剑英告诉记者,学校已经为任课教师印发了自选课程实施方案及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明确了自选课程的考试范围和要求,便于学生更好地选课。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新高考方案比较人性化,和新课程相得益彰。
家长:心里没底
记者了解到,对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家长来说,面对新高考方案心里没底。
“会考和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时占多大的分量,综合素质评价考查的细则会怎样?”秦女士的孩子在上高三,她对新课改高考方案很是关注:“这些信息都很模糊,心里不踏实。”
不仅如此,部分家长还置疑:考生报考分三类,考前就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种报名方式似乎不太合情理。再者,分类选拔的模式表面上是给学生减负,但那些成绩处于两个类别之间的学生,肯定会采取兼报的方式,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记者 吕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