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专家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的风险与对策:治滞胀最困难
稿源: 中国新闻周刊  | 2008-09-08 16:27:15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2008年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宏观经济走势不确定性最强、意见分歧最大、预测难度最高、政策选择最困难的一年

  与1998年相比,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众所周知,1992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局面,1993年及时进行了宏观调控,1994年又出台了宏观配套改革措施,到1996年时中国经济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软着陆”。

  所以,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当时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是单方向的,因而,政策的选择也是单方向的——就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把经济向上推就行了。

  可如今我们面临的风险则是双方向的:一方面是国内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

  内热外冷,从而使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方向和力度都比较难以把握。

  过去几年里错过了一些最佳时机

  造成这种“两难”局面的原因既有国外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过去几年里错过了一些最佳时机。

  一是错过了推出创业板的最佳时机。

  如果能够趁着前两年A股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及时推出创业板的话,不仅能够给中小企业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而且还能够分流一部分A股市场的资金,减轻A股市场的泡沫。而如今,A股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市场如此脆弱,如果再推出创业板的话,对于A股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是,不推出创业板的话,就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二是错过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时机。

  如果趁着前两年经济形势比较好,银行不良资产迅速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加的时候,能够及时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话,就会比较容易一些。而一旦经济出现拐点,增长速度开始趋缓,银行不良资产重新上升,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发生逆转以后,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难度就会大得多。

  三是错过了理顺资源价格的最佳时机。

  如果趁着前两年一般商品价格水平比较低的时候理顺资源价格的话,阻力会比较小一些。但如今,物价水平已经较高的背景下,理顺资源价格就要冒较大的风险。但是,不理顺资源价格,资源短缺现象就会加剧。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决策处于“两难”境地。

  当前经济形势:增长下滑还是仍旧过热?

  对于目前的形势,学术界现在存在着非常大的分歧。

  首先,关于经济增长走势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是,担心当前的经济增长下滑。理由似乎足够多,包括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还包括房地产、证券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外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导致的供给不足等等。

  此外,在外需方面,由于国内调整出口退税率、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快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在投资方面,有专家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正在减弱;在消费方面,有专家认为,物价上涨会抑制消费的增长。总体而言,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担心紧缩过度,担心出现过调的局面,并主张放松银根,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这种声音目前正在逐步加强。

  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是,仍然担心经济增长出现过热的局面。主要理由是:从投资的角度看,每逢政府换届,政府都有投资冲动增强的趋势,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在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调研后发现,今年以来,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压抑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比如说1月份的冰雪灾害、3月份的“藏独事件”、5月份的地震灾害等,奥运会过后,地方的投资冲动仍然有可能爆发出来。

  从消费的角度看,随着近年来公务员工资的提高,国有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以及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还有减免农业税等,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会使消费出现快速增长。

  再有是奥运经济从投资期转入了消费期,也会促进消费的增长。因此,这种观点主张坚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其次,关于物价走势,目前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今年的物价走势是前高后低,物价将持续回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通货膨胀将居高不下,甚至有可能继续走高。

  而认为通货膨胀将居高不下的观点里面又可分为两派:一派观点主要从供给的角度出发(被称为“供给派”),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输入型的,因此货币政策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会损害经济增长,因此只有提高人们的承受能力和容忍程度。

  另一派观点从需求出发(因此被称为需求派或货币派),认为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无所谓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之分;认为当前的通货膨胀归根结底还是货币供给过多造成的。

  还有人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是由于中国国内需求过热“触发”了国际油价、粮价和资源价格的暴涨,反过来影响到中国国内,因此属于“出口转内销型”通货膨胀。

  因此这一派观点主张继续紧缩银根,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位置。

  “滞”“胀”的可能有多大?

  此外,关于经济总体走势也就是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组合,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一方面,乐观派有这样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整体并不过热,热的只是出口,因此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下调,这样的话温度正好;另外一种观点是现在只是通胀高一点,通胀压下来以后,经济增长下来一点也是求之不得的;再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长较快,调控效果显现,也就是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实际上就是宏观调控所追求的目标。

  另一方面,悲观派的观点主要存在着三种担心或曰三种风险。

  一种是“滞”的风险。主要担心外需趋冷、内需紧缩过度,以及其叠加效应有可能会令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加上中国股市下跌,房地产市场降温,会不会出现类似日本当年泡沫经济破灭以后的经济停滞局面。

  第二种是胀的风险。即担心通货膨胀,但不担心经济增长,这种观点主要是担心对经济增长下滑做出过度反应,重蹈2003年因SARS的冲击而中断紧缩调控,导致2004年过热的覆辙。

  第三种是“滞胀”的风险,即一方面担心物价攀升,另一方面担心经济增长下滑,失业人员增多。持这种观点的人士认为,目前引起胀的因素有:从国内来讲,就是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推高食品价格上涨;从国际来讲,游资从股市流向大宗商品市场,推高了粮食、油价的上涨,导致输入型通胀。而引起“滞”的因素主要是有:从国内来看,这一轮投资浪潮到2007年下半年接近尾声,到2008年中期会明显回落,产能的集中释放,从国际来看,美国的次贷危机、经济衰退阻碍了中国的出口。

  但是在关于如何防止滞胀问题上,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当前中国的滞胀风险与美国当年的情况不同,中国当前的物价上涨属于成本推动型,货币政策失灵,因此,只能是保增长、保就业;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上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不断地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保增长、保就业,最终导致了滞胀的形成。

  关于如何判断当前的经济走势问题,究竟是“滞”?是“胀”?还是“滞胀”?目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究竟应当如何加以判断?

  治理“滞胀”是最困难的

  关于“风险”的定义,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看它的可能性,二是看它一旦发生可能带来的损失。

  关于可能性,目前各种观点都存在,众说纷纭,值得注意的是,宏观经济走势与宏观经济政策还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首先,如果我们对经济增长下滑过度担心,并进而在货币政策上重新开闸放水的话,就有可能重蹈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覆辙。1984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过热,1985年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1986年经济增长出现下滑,于是,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就开始叫,包括一些青年的经济学家也开始高呼经济滑坡了(见薛暮桥先生回忆录),于是中央高层对通货膨胀的态度开始发生动摇,货币政策重新开闸放水,1988年物价迅速上升,1989年出现了“硬着陆”。

  其次,如果我们过度坚持数量控制、甚至是行政控制的话,又有可能重新出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情形——1996年就开始讨论需求不足的问题;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到1998年不得不全国一起努力来“保8”。

  再次,如果我们的政策摇摆不定,货币政策松一下、紧一下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滞胀的情形。因为美国当年就是货币政策不断地松一下、紧一下,对市场机制冲击过大,才导致了滞胀局面的形成。

  另一方面,从损失的角度来看,宏观经济的损失不好量化,那么可以从“克服的难度”来加以观察。

  首先,如果出现“滞”的情形的话,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征来看,一般克服起来相对容易些,并且我们有1998年、1999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经验。

  其次,如果出现“胀”的情形,治理起来要比出现“滞”的情形困难得多。但是过去30年我们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一整套治理的方法,也还是可以应对的。

  再次,如果出现“滞胀”的情形的话,我认为恐怕是最难治理的,一是我们没有经历过,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二是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治理“滞胀”是最困难的,比单纯治理“滞”和单纯治理“胀”都要困难;三是目前中国出现“滞胀”的可能性的确正在上升,因为我们存在着一些与美国当年相类似的情形。

  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促进经济转型

  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之下,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应当如何抉择?笔者以为,在当前的形势下,理想的政策应当是:紧货币、松财政,放价格、调结构,抓改革、促转型。

  所谓“紧货币”,主要是为了抑制通胀。总量政策应当继续从紧,不能开闸放水;但是应当注意更多的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也就是利率的调控作用,消除负利率。

  所谓“松财政”,主要是为了应对经济增长放缓。财政在总量上能不能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和政府投入,且重点放在调整结构上,例如增加社保、救灾方面的投入;补助穷人以增加抗通胀能力。另外就是降低税负,降低所得税和取消利息税;还有可以探讨的是,能不能允许地方政府发债。

  所谓“放价格、调结构”,现在一说调结构,总是政府去调结构,政府去“有保有压”,但笔者以为,正确的调结构方式应当是理顺价格,把价格理顺了,由价格机制去调整结构——但是一定要注意,只有管住货币才能放开价格,否则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所谓“抓改革、促转型”。举例而言,近来呼吁较多的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由于货币紧缩造成的,货币放松的时候,中小企业融资一样困难,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比如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和担保公司,又比如成立民营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等。

  总之,要用改革办法来促进经济转型。(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