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镇海
蛟川以柔克刚软化拆迁"硬骨头"
稿源: 镇海新闻网  | 2008-09-09 11:11:50

  镇海网讯(记者徐璟) “企业不容易啊,要应对不太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又要顾全大局,为重点线型工程开工腾出空间,企业的难处我们能不理解吗?”尽管拆迁工作难,蛟川街道负责企业拆迁的工作人员却有着这样的共识:企业是街道的经济基础。在企业拆迁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矛盾,非但不应动摇多年相濡以沫的关系,更应给予多点善意和理解。

  蛟川街道下辖企业众多,一批省市重点线型工程又穿街道甚至穿企业而过。为确保重点项目及时、顺利推进,街道将企业拆迁细分为两个工作组,分别负责重点线型工程的绕城高速、舟山连岛宁波连接线和街道内部中官路、中一地块、石塘下村30余家待拆迁企业的政策处理、评估安置和协调等工作。

  贝时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街道待拆迁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规划中的绕城高速东段将从企业中间穿过。于是,这家有着近40年厂龄的老企业面临着拆迁“危机”。这不仅会对企业连续生产造成损失,而且近100亩的土地面积,无论是安置、两次整体搬迁还是设备和厂房评估,每一项都是一个难题。如果将危机单纯解读为危险,或许有失公允,对于一家设备和办公环境急需升级的老企业来说,危机中的机遇成分或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8月下旬,记者跟随街道企业拆迁工作组来到该企业。而这已是他们多次上门协商。“街道也不容易,来了很多次,的确也解决了一些问题。”公司办公室主任华国平坦言:“尽管这个谈判过程很漫长,但至少我们已看到了希望。”

  此前,街道和企业已就厂房土地价值评估和新厂址土地达成共识:在企业现址西边,有块原属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得知企业土地安置要求后,街道及时与区有关部门商量,最终购得该地块,将105亩土地置换给企业,用于新厂建设,彻底解决了企业何去何从的后顾之忧;由于新厂建设周期较长,街道还为企业安排了过渡性生产场地,尽量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影响。而经评估和多轮协商,双方已就厂房和土地的评估补偿价格达成共识,只剩下设备价值评估的一些分歧。“有分歧很正常,重点工程需要企业大力配合,但企业的合理利益也要得到保障。”负责与企业洽谈具体事宜的区房屋拆迁事务所的林所长如是说。

  企业拆迁过程的分歧往往在于补偿金额,但这绝非企业拆迁的全部难题。现行建筑物补偿标准相对较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土建成本攀升,企业搬迁对连续生产的影响,特殊行业大型设备搬迁产生的设备、安装、调试等费用,甚至沿街部分土地私自工改商后如何认定和处理等,每一项都称得上是重量级的“硬骨头”。蛟川街道派专人及时了解企业拆迁的想法和需求,并长期跟踪和沟通,在合理范围内为企业拆迁争取最大利益。像贝时特这样的重点企业,街道前后已跟踪联系了2年多。同时,街道还尽力为企业就近寻找安置土地,帮助企业解决过渡厂房,稳定企业生产。

  到今年8月底,街道下辖的待拆迁企业中,已有约40余家进行了评估,30多家签订了拆迁协议。截至记者发稿,街道规模最大的拆迁企业贝时特也已签订了拆迁协议,标志着街道企业拆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编辑:吴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