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镇海
残奥健儿郎云龙鲜为人知成长史
稿源: www.zhxww.net  | 2008-09-11 10:15:47

  北京残奥会,九龙湖镇西经堂村走出了全市惟一一位残疾运动员郎云龙。从脑瘫儿到残奥健儿,小山村里的这对父母郎建国、徐金飞是如何把一个脑瘫儿培养成体育健儿,又是怎样使他的天赋得到最大发挥?昨天,记者再次来到郎云龙家中,了解郎云龙鲜为人知的成长足迹。

  命运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龙龙刚出生的时候很逗人喜欢,大家都争着抱。”徐金飞回忆儿子刚出生的情景时这样说,“稍大一些脸上的表情也日益丰富。但是渐渐地,我们发现他不太会动,特别是右边的手脚不灵活。”于是,在郎云龙两岁的时候,郎建国和徐金飞一起抱着他前往上海新华医院就诊。

  命运跟郎云龙开了个大玩笑,医院诊断单上清清楚楚的“先天性脑瘫”五个字,犹如晴天霹雳,让原本幸福的一家人陷入了痛苦。“既然这个小生命降生在家中,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把他抚养长大。”从那一天起,他们就把更多的爱倾注到郎云龙身上。

  乡村小伙初长成

  郎云龙打小就喜欢运动,特别到了夏天,他都会到村边的小河里扑腾,但由于右手僵硬,右腿也不灵活,速度比不上小伙伴。“那时,他常常为此感到沮丧。”徐金飞感觉到了儿子低落的情绪,鼓励他:“告诉自己,我就喜欢做这件事、多困难都不在乎,就一定能成功。”

  从那时起,郎云龙就多了一份坚持。“我第一次知道了在孩子的成长中,鼓励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而这些鼓励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父母的支持。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尽自己的爱给他最大的支持,让龙龙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充满自信,不轻言放弃。”徐金飞说。

  在爱的氛围中,郎云龙成长着,他事事好强,经常和年龄相仿的堂弟比赛,最常做的就是一起收稻谷。“我和他爸爸一直在工厂上班,有时赶不上在太阳下山前把家里晒的稻谷收进,他就和堂弟两个人捧进屋,还比谁拿得多。”徐金飞告诉记者,由于右手使不上劲,郎云龙常常捧不动,走两步就把稻谷给撒了。他奶奶在一旁心疼地劝他别拿了,但他就是不肯。经过反复琢磨,在终于能和堂弟“并驾齐驱”后,郎云龙露出了笑容。别人能做的,自己也一定能行——这就是郎云龙坚持的信念。

  在骆驼上中学时,郎云龙还每天骑车上学。“十几公里的路呢,村里别的孩子都嫌骑车累,坐公交车去学校,但是龙龙就是坚持要骑车,说还能锻炼身体。”郎建国知道,儿子的这份坚持,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就算下着大雨刮着大风,他也没间断过,真不容易啊!”为此,尽管心疼,他还鼓励儿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和龙龙之间的感情都建立在互相尊重和鼓励的基础上。”郎建国告诉记者,为了儿子的成长,他还特地看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我希望他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看待成败得失。”

  崭露头角逞英豪

  十来岁时,郎云龙被区残联推荐接受了乒乓球和游泳训练,骨子里那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使他在训练时如鱼得水。在2002年全市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中,他获得了两块金牌。“我为他感到骄傲,当他取得了成绩,哪怕是小小的进步,我都不吝惜赞赏。”郎建国对此深有体会:“在赞扬的暗示中,孩子就会不经意地向着赞扬的方向发展、成长,周边的人也会不自觉地觉得这个孩子很不错,给予他更多的认可。”

  2005年是个转折点,也是郎云龙的幸运年。他参加了省残疾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获得了两银一铜的好成绩,被省首支脑瘫足球队主要负责人一眼看中,并因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脑瘫足球锦标赛中的出色表现,被选入国家集训队。从那以后,郎云龙多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战绩,稳固了在国家队的主力地位。

  “这次与俄罗斯的比赛中,他的左脚踝关节受伤,但还是坚持踢完了全场。”谈到首场赛况,徐金飞有些心疼,那天晚上她和儿子通了电话:“虽然他在电话中说一切都好,但我还是放不下心,不知道伤得怎样,要不要紧。龙龙总是这样,苦了累了都不轻易说出口。”

  即便担心着,徐金飞也没有追问什么,而是给儿子打气。因为她相信,给予孩子爱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生活的信心,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助推器:“不管你做什么,我们都会为你自豪。”

【编辑:朱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