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观察 货币政策“温暖”银行业发展环境
稿源: 上海证券报  | 2008-09-16 09:19:01
主持人:小张老师 嘉 宾:海通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 邱志承 大成创新成长基金经理 王维钢

  小张老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为货币政策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邱志承:目前我国面临供给冲击、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产出减少价格上升等多方面的挑战。但从传统理论来看,央行货币政策的选择主要有两种,一是扩大总需求,促使产出水平提高而价格也进一步上升;二是促使总需求曲线左移,那么结果是物价的稳定和产出水平的进一步下降。

  王维钢:政府之所以把通胀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同时使得产出的下降也在承受范围之内,主要是因为我国还没有普遍的把工资涨与CPI挂钩的机制,因此居民预期对于进一步通胀的推动力要小于西方国家。政府事实上是在适度通胀和适度经济增长减速之间权衡。

  小张老师:央行增加下半年贷款额度对经济的影响如何?

  邱志承:之前我们较为担心央行增加2008年全年信贷额度,是屈从于“维稳”和微观经济物体的诉求,用通胀来换取短期经济的增长。但从近期的宏观数据来看,经济降温较为明显,货币供给量增速也回落到合理水平。

  王维钢:目前我们还较难判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但从中期看,总需求的增速将会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外需和出口的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是对于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期也将降低未来投资的增速。消费增速虽有提高,但在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根本转变之前,加上股市和房市的负财富效应,未来难以支持总需求的扩张。这些使得总需求增速有快速下降的可能,未来可能会出现通胀率和GDP增速同时快速回落。

  邱志承:不仅是M2增速在7月下降,在6月银行贷款利率和协议存款的利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此外,7月银行间的拆借和回购利率也出现回落。如果我们把名义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看成是通胀预期的下降,那么真实利率是基本持平的,1-6月货币政策的紧缩应是适度的。但如果6月甚至7月真实利率水平也出现了下降,那么从理论上讲,这表明货币需求的下降比货币供给的下降更快,而货币需求下降的原因应该是经济的明显降温。

  小张老师:那么目前的货币环境给银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邱志承:在通胀率较高时,市场的名义利率会相应提高,银行的盈利资产包括贷款和债券投资收益都会获益;而存款的利率上限使得银行不用承担资金成本上升的压力。在这种利率管制下,银行息差的扩大一定程度上是侵害了储户的利益。而随着通胀和通胀预期的下降,贷款收益率相应下降,存款负利率也将减少,银行息差将逐渐下降,对储户的利益侵害也将逐渐下降。

  王维钢:由于存款利率上限的管理,通胀的下降也提高了存款的真实利率水平,银行与储户利益分配向正常水平回归。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编辑: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