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任山葳
【核心提示】
在资本市场的热潮中,“宁波板块”正在悄然崛起。一批产权清晰、技术创新、发展迅速的新生代民营企业,正在为宁波证券市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据权威人士预计,到2010年,宁波上市公司总数将达到40家。
证券市场为宁波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渠道,使股票直接融资成为企业扩充资本金的重来源,从而孵化了一批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为宁波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人物名片】
讲述人陆意琴,宁波证监局局长助理。
讲述人竺韵德,韵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讲述人朱召法,东蓝数码有限公司CEO。
【专家点评】
宁波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处副处长余琍:
“宁波板块”经过10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截至2007年年底,宁波证监局辖区境内外上市企业已达33家,其中A股26家;累计从境内外证券市场募集资金220.64亿元,占全省募集资金总额的五分之一;上市公司家数在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位列第二。这既是政府大力宣传推动的结果,也显示宁波民企较强的资本意识。
目前,除辅导期内的拟上市公司外,还有一大批企业正在积极筹备改制上市。企业上市,首先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直接融资渠道;其次是改制,企业按照规定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财务体制,将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当然还有清晰股权、分散风险、增加资产流动性、品牌效应、财富效应等衍生效果。
企业要发行上市,就要积极创造条件。不仅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基本条件,还要有发展潜力。核准制下的发行成功与否,更大程度地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资质,包括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同时,企业还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与社会和谐相处,使企业成为一个友好的企业,使经营者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家。
陆意琴讲述
●宁波中元:我市第一家上市公司
宁波中元股份有限公司是宁波第一家上市公司。陆意琴告诉记者,1989年2月,宁波机床总厂进行股份制试点,成立了宁波中元机械钢管股份有限实业公司;同年3月,该公司向社会发行个人优先股62.56万元;1993年,该公司(简称“甬中元”)通过配股定向发行新股1640万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拉开了宁波企业发行上市的序幕。
“也是在1993年,宁波华联股份有限公司以发行认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2400万股人民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那时很多外地人,像杭州、上海的投资者都跑到宁波来买这只股票,用麻袋装着钞票,带着一大摞身份证,这令当时的宁波人印象深刻。”
1994年后,宁波城隍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华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相继发行上市。从1993年到1999年年底,宁波上市公司发展到12家,其中A股11家、H股1家(镇海炼化在香港上市),占全省上市公司家数的30%左右。在股票发行额度分配和指标制的审批制条件下,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取得了先机。
●民企成为宁波上市公司的主力
“随着《证券法》的实施,股票发行上市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为民企上市带来了机遇。尤其是2006年以来,股权分置改革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良机。”陆意琴说,宁波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上市呈现加速态势。
去年,宁波全市新增境内上市公司6家,全部为中小板公司,新增境外上市公司2家,共募集资金64.64亿元,新增家数和募集资金都创历史同期新高。目前,宁波辖区已进入发行上市辅导期的公司共有22家,大多数公司的预计上市地为深交所中小企业板。
“民企成为宁波上市公司的主力,与宁波的产业结构有关系。宁波这几年上市的民企逐步从轻纺业转为以制造业为主,而且公司的资质都不错,收益率在2007年达到顶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陆意琴告诉记者,除了在A股上市外,很多宁波民企把眼光瞄向了境外,其中以中国香港市场最为集中,其次是新加坡市场。
去年,海天国际、舜宇光学等企业在中国香港发行上市,中兴精密开创了我市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先河,使我市境外上市公司达到7家,其中中国香港H股1家、境外红筹股6家。另外,今年1月,东蓝数码英国伦敦交易所上市,这是宁波第一家在这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浙江也居第二名。
竺韵德讲述
●在证监会表态中发现上市机会
竺韵德说,韵升早在1994年就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了宁波韵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做起了各项准备。这一准备就是好几年。
“1998年,时任国家证监会主席周正庆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对于经过中科院和国家科委(现科技部)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提出股票发行申请,不受指标和额度限制。我们对照讲话中提到的要求,以及常规上市必须准备的材料,做起了各项准备工作。1999年年初,当韵升申请上市的材料送到证监会时,他们还不知道怎么批,因为当时的政策配套细则还没有完善。”
1999年秋,韵升被通知可以进行“双高认证”了。“我记得那时的北京已经有点冷了,在去中科院答辩之前,我和同事已经在北京住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我们每天看相关资料,讨论答辩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我反复演练过多次,我们必须用实例、用调查数据来说明问题。”
●通过“双高认证”打开上市大门
答辩是一个上午的10点到11点。竺韵德对9年前的那一天记忆犹新。“早上6点起来,我突然感觉嗓子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大家都急坏了。按规定,答辩要董事长本人去的,如果确实因为身体原因,叫别人代替也可以,但是那样评委们的印象分就要低一些。我们顾不上吃早饭,急急忙忙赶到医院。医生一看,说是声带水肿。我问医生能不能马上开口说话,因为当天上午的讲话太重要了。医生说,打一种激素,剂量大点,15分钟以后就能说话,不过这种药有副作用,可能会好几天睡不着觉。我马上要求打这种针,半小时左右果然就能开口说话。”
这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并没有对答辩造成影响。竺韵德说:“按当时的规定,我们的上市计划要获得通过,现场的28位院士必须有21位以上同意。我讲了一个小时,既讲了我们的计划,也把我们在模拟答辩场景时设置过的专家提问内容及其答案也讲了,结果,这一个小时,没有人提问,全是我在讲。因为他们的疑问我都讲出来了。答辩结束后,我们等在会议室外,迫切地想知道结果。当晚八九点,获得通过的消息传来。第二关是科技部,科技部请了多位专家对我们的材料进行审核,这一关也顺利地通过了。”
●韵升九成融资额已回报股民
“双高认证”为韵升开启了上市的大门。2000年10月30日,“宁波韵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给韵升带来了3.48亿的融资。
韵升上市以来,坚持以分红来回馈投资者。除了中间有一年外,其余年年分红。韵升上市第一年,向股民派出了2860万元的“红包”,去年分了5937万元。“这8年,我们总计分红3.0533亿元,占了上市融资总额的九成。”竺韵德说,坚持分红回报投资者的做法为韵升赢得了美誉度,因此第二次融资进行得很顺利。2007年年底,韵升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又募集了1.86亿元资金。
竺韵德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必须非常规范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全面公开自己的经营状况,遵守上市公司准则。从一家普通的民营公司上升到一家上市公司,这个转变是艰难的。但是,上市对企业发展的推动是巨大的。公司上市以后,2年时间就实现了销售额翻两番。8年来,每年的销售和利润都持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
朱召法讲述
●东蓝数码:伦敦上市的首家甬企
朱召法的名片上有一行字——“伦敦交易所上市公司:CESG”。“现在我跟大客户谈生意,人家一看到我们东蓝数码公司在伦敦交易所上市,印象分马上就上去了。”
朱召法产生上市的想法源自现实的压力。“我们公司从2003年8月份开始在宁波做IT服务外包项目。到2006年下半年,我们遇到了瓶颈。在接触大客户的时候,对方对我们的信任度明显不够,他们更倾向于找上市公司合作。我于是留意上市的信息,正好我们2005年引进的一个战略投资者是伦敦亚洲基金,他们希望我们能在伦敦上市。”
为了慎重起见,朱召法还特意去考察了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国内企业,考察的结果更坚定了他的上市计划。“我们当时去考察了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是嘉善的一家公司,也是浙江第一家在英国伦敦上市的公司。该公司2006年8月上市,上市时融资额相当于5000万美元,当时市值相当于1.5亿美元,现在市值大约10亿美元。”
●经过上市这一关,企业实力提升
朱召法告诉记者,东蓝数码为了上市花费了1500万元费用。“4家律师事务所、2家会计师事务所,来我们公司作审计、调查等工作,还有很多审查机构来审查。我们上市要取得投资者信任,就必须在公开材料中展示我们的实力。上市的流程很严格,我们提供的数据都必须有证据、记录。”
“在英国上市,保荐人的选择尤其重要。”朱召法告诉记者,东蓝数码在上市途中遇到过一些小挫折就与保荐人有关。“我们前期找过一家保荐人,我们提交了规定的材料后,好长时间都没有消息。我们发觉情况不对,自己去了解,结果发现他们内部出了问题。后来,我们果断地另外选择保荐人,才没有耽误更长的时间。”
“这次上市,因为我们没有融资,所以现在资本面的作用还看不出来,但在业务面的作用表现很明显。经过上市这个磨练,公司的管理制度更健全了,而且企业的品牌也得到了提升。我们现在的客户主要是国内的大企业,现在谈业务的时候顺利了很多,而且经过上市这一关,他们对我们的实力也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