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北仑
280元起家的张亚梅创业不懈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8-09-18 14:34:45

张亚梅和裁缝师傅一起检查即将送出的第二批“暖心衣”。

  张亚梅家庭感言:

  我能够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已经很知足了。20多年的艰苦创业,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如果有机会能够帮助比我困难的人,我会尽力,并且也为此感到高兴。

  9月12日,记者来到北仑区霞浦街道采访张亚梅。事先张亚梅曾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下车后坐三轮车过来,只要说到悦来布店,三轮车师傅都知道的。”果然,当记者坐上三轮车说到悦来布店时,师傅说:“是到张亚梅那里吧?老板娘很能干的。”见到了张亚梅,她衣着得体,白晳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让人感觉不到她已年满55岁。

  辞职做起布料生意

  张亚梅家四姐妹中,她排行最小,从小就受到家人的关爱,一直到初中毕业,她的人生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初中毕业后,虽然她作为优秀学生被推荐读高中,但因为腿有残疾,最终被拒之门外。这件事对张亚梅的打击十分大。“当时我就病倒了,真正走出阴影花了两年时间。”张亚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十分伤感。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到校办工厂当了一名工人,后来结婚、生子,12年的平淡生活就这样过去了。

  1984年,镇上有人陆续做起了小买卖。张亚梅觉得,丈夫一个人下地干活比较辛苦,同时也想为父母创造比较好的晚年生活,于是辞职做起了生意。

  初中毕业后呆在家里的那段时间,张亚梅迷上了裁剪缝纫,她的缝纫手艺在镇上也算小有名气。辞职后,张亚梅就想利用自己的手艺办服装厂,营业执照也批下来了,然而第一批样品做好后,她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难题。办服装厂,需要经常外出订货,自己腿脚不方便,而丈夫张悦华不识字,也无法独自出差。考虑再三,张亚梅决定改做布料生意。

  启动资金只有280元

  “当时家中所有的积蓄只有280元,还不够买一匹完整的布。我就到处找零头布。”张亚梅对第一次买布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1984年10月,她和丈夫怀揣着全部家当,来到宁波市区,想找服装厂买些零头布,但是服装厂在哪里,是否有零头布,根本不知道。张亚梅从邮局的电话本上,查到并抄下了两家服装厂的地址,“那时候公交车少,三轮车根本舍不得坐。两家厂一家在老汽车东站,一家在鄞奉路,我们就从南站走着去又走着回来。”但是,两家厂里都没有合适的布料。“心情可以用绝望来形容。又累又饿,中午花了不到一块钱买了三个包子,两人分着吃。”

  在回北仑的路上,张亚梅看到路边有一家童装厂的标牌,决定进去看一看。走进这家童装厂,张亚梅一眼就发现地上放着一堆颜色鲜艳的碎布。她说服厂长,用280元买下了这堆碎布,包成两个大包,由张悦华挑着,直至晚饭时间才赶回家。那时候他们的儿子张鑫恺未满周岁,还在吃奶,“那天我奶水涨出来,两件衣服都湿了。”张亚梅回忆说。

  回家后,张亚梅将这堆碎布拼成了30多件童装,十来天的工夫就卖完了。“我是边做边卖,店里小,就把衣服挂在晒衣服的竹竿上,倒成了很好的广告招牌。”张亚梅笑着说。最终,这批童装卖了700多元钱。靠着这第一笔盈利,张亚梅开始了创业之路。

  请来裁缝师傅驻店

  生意红火起来后,张亚梅觉得7平方米的店实在太小了,她就改租了一个露天摊位,进货点也逐渐扩大到绍兴、温州、金华等地。“最辛苦的要属到温州进货了。但是温州布料市场的布多,去进货的人也多,我本钱不够,可以和别人拼着进货。”张亚梅告诉记者,为了节省时间,她和丈夫都是乘下午5点的大巴去温州,第二天到温州的布料市场进货,然后坐傍晚的车子回宁波。

  张亚梅会晕车,每回上车前,她都要吃晕车药,但车开了没多久还是会吐。而进货回到宁波时,天还没亮,早班公交车还没有,两人就背着布料从南站走到东站,再搭车回北仑。回到霞浦后,正好是出摊的时间。“每次去温州,来回一趟就像生了一场大病,精神、体力消耗都很大。”

  1987年,张亚梅租下了临街的店面,结束了露天摊的生涯。这时候她有了另一个想法,那就是请裁缝师傅到店里来,为买布的顾客量体做衣。没想到,这竟然是北仑最早的一批驻店裁缝师傅,而后来,几乎每家布店都有固定的裁缝师傅了。20多年来,张亚梅和裁缝师傅成了好姐妹,从未中断过合作。

  1991年,张亚梅贷款将店面的一二层全买了下来。她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零头布早就没有了市场,反倒是高档布料的生意更好做。

  丈夫一直支持着她

  张悦华不善言语,20多年来,他一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支持着妻子。“刚开始进货的时候,都是我们两人一起去的,搬货什么的,他都抢着干,没有让我受累。”张亚梅说。

  生意起步阶段有过低谷期,张悦华也劝过张亚梅放弃,但妻子要坚持,他就不多说了,安心做好后勤工作。他说得很实在:“夫妻是一家人,需要互相体谅和照顾。我多做一些事,就能让她少累一点。”生意逐渐好转之后,他又主动提出自己一个人去进货。平时,他帮助妻子一起打理布店,量衣、收钱、搬布,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妻子的爱。“没有他的支持,生意也不会做得这么顺利。”张亚梅从内心里十分感激丈夫。

  没有忘记弱势群体

  自己的生活好起来了,张亚梅总想着如何回报社会。

  2004年,北仑区残联要为家庭困难的残疾人送“暖心衣”,做衣服的任务就落到了张亚梅的店里。张亚梅心里清楚,为残疾人做衣服,不能按照普通人的尺寸分大、中、小号就行了。于是,她和店里的裁缝师傅一起,在残联的帮助下,到每一位残疾人家中,为他们量体裁衣。“花了一年多时间,我跑遍了北仑的山区、海岛每个村子。”张亚梅至今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那些残疾人很感激我们,有些人说一辈子都没有穿过这么合身的衣服。”今年要送上第二批“暖心衣”了,张亚梅和店里的师傅加班加点赶制,甚至推掉了不少老顾客的生意。张悦华对此很支持,进货时总挑选最好的布料。

  他们的儿子也很懂事。儿子在大学念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他曾经对妈妈说,以后要做一些产品,专为残疾人服务。张亚梅说,如果儿子真有这样的志向,自己愿意全力支持他。(记者 胡菲 通讯员 李建华 实习生 陆璟璟)

  相关链接:

  2004年,宁波市妇联牵头成立了巾帼创业领导小组,助推女性创业。2006年,宁波市妇联全面实施帮助妇女创业就业的“33511”计划,扶持创办了妇女就业培训基地,为我市40余万名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近年来,全市还组织农村妇女参加各类技能培训44万人(次),组织专家为53533名妇女提供技术帮扶。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