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罗涟浩 陈海波 吴红波)刚给自己所在的庄桥街道灵山村请来宁海越剧团演了五场大戏,昨天又定下了本地一家剧团在国庆期间到农村演出的事宜,江北区农民“文化经纪人”潘大毛一点也没闲着。如今,在江北,像老潘这样的人有30多个,他们奔走在演出团体和村民中间,每年经他们牵线安排的农村文化演出在300场以上。
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富起来的江北农村文化活动日益兴旺,姚剧、越剧、甬剧等地方剧种以及“莲花落”、“走书”等民间曲艺在当地拥有众多的观众基础。“皮胡一拉,喉咙发痒”,慈城、洪塘等地一些老戏迷这样描述他们对看戏的爱好。目前,该区光正式注册的专业小剧团就有10来家,大都由群众自筹经费、自组班子,由于没有大名气,为了保证运作经费,自然希望能够多演几场;而由文艺爱好者组成的200多支文体队伍也希望能够到周边地区交流经验、学习。“文化经纪人”自然成了这些群体最好的代言人。
甬江街道压赛村的陈其法已经做了近10年的农民“文化经纪人”,通过他安排的农村文化演出少说有100场了。以前,他大多介绍本地剧团下乡演出,随着农民文化需求越来越旺,对表演形式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他开始把目光转向区外,跑到绍兴、嵊州、富阳、台州等地邀请戏曲、曲艺剧团,只要大家谈得拢,“生意”就算成了。闲时,他还要到附近镇村逛逛,主要打听农民想看什么戏、谁家里办喜事、哪个企业老总肯出钱请村民看戏,然后再去联系剧团。
这些“文化经纪人”原来都是铁杆的文艺爱好者,头脑活络。今年年初以来,由他们联系,该区文艺团体赴区外演出已有近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