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焦点报道
美国两大投资银行变身 华尔街倒退回1929年
稿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 2008-09-23 13:52:00

  昨天,随着华尔街上仅存的两大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及高盛被批准变身为银行控股公司,华尔街仿佛在一夜之间跨过了79年,回到了上世纪最大金融风暴爆发时的1929年。在1933年美国禁止银行混业经营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颁布前,华尔街正是处在投行业务及商行业务不分家的混沌状态。而一天前还在四处急找买家的投行摇身一变,又可以坐稳了。文/记者陈海玲

  美联储于当地时间周日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申请,两家公司将能够接受存款,并可永久性地从美联储借款,但亦将直接置于央行的监管之下。

  此举将终结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传统投资银行的模式。这是美国政府为平息金融市场动荡采取的最新举措,将仅存的两家美国主要投资银行完全纳入政府安全网中。而两家银行也将能够吸纳储蓄并更加容易地购买其他商业银行。而这些存款受到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保护。

  华尔街“投行时代”渐行渐远

  摩根士丹利及高盛至此将更像“商业银行”——有很多的信息公布、更高的资本金及更少的冒险性投资行为。同时,投行股东们的暴利时代一去难复返。

  高盛表示,将把包括贷款部门在内的多个战略部门的资产转移至一个名为GSBankUSA的实体,该实体将掌握逾1500亿美元的资产。高盛表示,希望通过收购和自体成长扩大储户群。摩根士丹利亦称,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后,公司将在收购新的业务方面拥有“灵活性和稳定性”。尽管两家公司可暂时通过美联储的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获得贷款,但此举将令其可永久利用联储贴现窗。

  对此,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执行总裁、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远征表示,“要想在短期内制止危机的蔓延,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行除了从美联储那获得贷款外,还必须要有自己的资金来源。因此,他们会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这种转变的好处是他们可以从市场上获取存款了。但是他们传统的经营模式即受到了重大挑战——他们的投资杠杆要变小,比如商业银行只能拿出8%~12.5%的资本进行投资,投行只有300亿美元的资本,但是借债却能达到6000亿美元,投资杠杆倍数是二三十倍。现在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后,这种投资杠杆要调整到像商业银行一般的水平,可想象股东的回报会变少,而投行们受到的监控也要相应增多。这绝对会导致投行市场的萎缩,是金融历史的倒退。”

  中投难购摩根士丹利

  随着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申请转为“商业银行”,业内人士指出,中投公司对它的兼并变得更加不可能了。因为美国法律设置了重重障碍禁止外资对商业银行的染指,比对投资银行的管制要多。而且,现在已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摩根士丹利经营情况已经稳定,其资金足以买下另外一家商业银行,基本上不会被其他机构购买。

  此前据传,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正在和美国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接洽,增持后者的股份最高至49%。外电更称,摩根士丹利与中投公司的谈判已相当深入,但尚未敲定相关交易。另外,中信集团也是与摩根士丹利接洽股份出售事宜的公司之一。中投公司于去年9月底正式成立,该公司于2007年12月19日与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达成一项交易协议,将购买约5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公司发行的一种到期后须转为普通股的可转换股权单位。根据协议,此种可转换股权单位期限二年七个月,到期后转换成摩根士丹利公司上市交易的股票,转换价格最高不超过参考价格的120%。股权单位全部转换后中投公司持有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股份将不超过9.9%。

  记者述评:

  华尔街的人都跑到了华盛顿

  “每天都像是坐在一个滚筒里,情况每一时每一刻都在变化,但你又无能为力。”身在华尔街的金融界人士感叹。一周前还在叱咤风云的华尔街现已无计可施。“各银行大大小小的负责人这时跑到了首都华盛顿,等待政府的救市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华尔街已是"空城"。”一位大型投行的中层管理者对记者表示。

  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当时的美国政府为了杜绝类似的危机,于1933年制定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该法案禁止银行同时经营普通的储户业务与投资业务,即投资银行不得吸取社会存款,而商业银行则不得进行类似投行经营的高风险业务。正是在那个时候,作为投行的摩根士丹利跟当时定义为商业银行的摩根大通银行分成了两家企业。但是眼下,当投资银行出现从未遇过的困难时,却又不得不转而寻求储户存款的保护。

  一直走在金融业创新前面的美国华尔街,这一次不得不倒退到1929年,传统的商业银行模式反而成了救命稻草。然而,投资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的不分,正是使1929年金融风暴得以迅速蔓延的根本。历史会再一次轮回吗?(陈海玲)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