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吴斌详解神七回家之路
10架直升机、8部特种车辆、4艘救捞船、分布在主副着陆场和应急点的数千名工作人员……载人航天工程精心构建的陆海空立体搜救系统,为迎接神舟七号顺利返回提供了完备的保障。
着陆场系统承担着飞船回收和航天员救援的重任,负责跟踪测量返回舱出黑障前后的返回轨道;及时搜救寻找返回舱、协助航天员安全出舱并护送到后方;应急返回时,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营救航天员,将风险降低到最低。
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吴斌告诉记者:与前六次相比,神舟七号对着陆场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科研人员在系统总体设计上,优化整合系统资源,突出重点关键部位,实现整个系统全态参加任务;根据3名航天员的试验状态,完善了救护程序,补充调整了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装备和设备;根据3天在轨运行的状态,调整优化了部署在国内外应急返回着陆区的搜救力量。
神舟七号的搜救将采用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模式,系统建成了空中搜救指挥平台,将搜救的组织指挥从地面转移到空中,简化了中间环节,保证了各种信息的迅速传输,更便于北京联合指挥所及时掌握航天员搜救进展情况。地面配置的搜救力量进行了调整,主副着陆场的8部特种车辆,包括指挥调度车、工程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小型指挥车等,主要负责搜救的指挥和信息支持,并承担返回舱回收任务。主着陆场配置的光学实况记录设备,可以利用可见光、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记录返回舱再入返回过程及乘伞下降情况。
吴斌告诉记者,在太空中高速飞行的神舟七号飞船,在返回大气层后由于与大气的摩擦,速度开始急剧下降。当飞船下降到距离地球表面约15公里处时,飞船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体与飞船自身的重力相当,这时飞船的速度由超音速下降到亚音速,并稳定200米/秒左右。这时候要使飞船的速度进一步下降,就要依靠降落伞了。 在同等大气压力和同等载荷的情况下,降落伞面积越大,减速的效果也越好。对于3300公斤重的返回舱来说,只有如此巨大的降落伞才能保证飞船有很好的减速效果,同时也便于空中和地面搜救人员及时发现正在降落的飞船,从而能够迅速组织和展开救援行动。神舟七号使用的降落伞叫环帆伞,主伞面积为1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降落伞,比俄罗斯现在使用的“联盟-TMA”飞船使用的降落伞还要大200平方米。
由于神舟七号飞船是在夜间返回,为了增强搜救的安全性时效性,科研人员在搜索直升机上安装了机载红外助降设备和大功率搜索探照灯,以保证在距离地面300至500米的范围内,驾驶员能够准确辨别出高压线、房屋、树丛等地形地貌,能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找到一块理想的降落地。
另外,为空降兵小组配备了便携式夜视仪,给航天员随身携带有国际救援示位标手机、铱星电话、卫星定位仪、救生信号枪、海水染色剂、救生口哨等表位示位与通信设备。返回舱着陆后,航天员可用铱星手机与北京任务指挥所和医监医保医疗救护作业人员进行通话。强大的技术保障、全方位的立体布控,大大提升了夜间回收返回舱的能力,为实现快速有效搜救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如果飞船一旦着陆海上如何搜救?
吴斌说,主要依靠交通运输部救捞局来完成。飞船发射前,各救捞船打开船载超短波定向仪在指定海域待命,当返回舱应急溅落海上溅落区时,北京任务联合指挥所根据落点预报命令救捞船迅速赶往返回舱溅落点搜索返回舱,并及时更新返回舱位置信息,引导救捞船接近返回舱,将返回舱整舱打捞至船甲板并固定后,由医监医保人员根据航天员状态决定出舱方式,并协助航天员出舱。针对高、低海况,早在2002年,研究所就组织20多家单位进行了海上返回舱漂浮、航天员耐受力和搜索打捞综合试验,自主设计的拦截臂打捞网在高海况条件下,能够完成拦截、打捞、起吊、固定等工作,从而快速有效地救援航天员。
由于神舟七号飞船在轨运行46圈,应急返回概率增加。为此,专家们经过反复论证,在国内外设立了若干个应急着陆区,每个着陆场区都有相应的应急搜救预案和搜救力量。吴斌说,在出现极端特殊情况时,飞船可能选择国外应急着陆,将依据国际航天救援合作有关规定,落点所在国有责任和义务并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帮助我们搜索返回舱、救援航天员,与此同时,国内还派出境外应急搜救及后续处理工作组,负责实施境外的后续相关工作,确保航天员平安回家。(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