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长三角开启“同城旅游”的新时代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10-06 07:44:25

  长三角旅游好比这个摩天轮,长三角的每个旅游城市好比摩天轮上的一根根轮辐。只有每一个城市都有足够的支撑力,摩天轮才能飞速旋转。

记者 张 鹤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给旅游一体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舟山连岛大桥等一系列区域性大桥的建成,以及一批高速公路的开通,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3小时旅游圈,说明“同城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预示着我们长三角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

  大桥催生“同城时代”到来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是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源地和旅游产业发达的地区,拥有1个最佳旅游城市、25个优秀旅游城市以及为数众多的国家级旅游区。

  早在1992年,苏浙沪三地就曾经借“江南六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轰动效应,推出过“苏浙沪游”的概念,但多年来三地的旅游合作始终若即若离,一直停留在低层次的合作上。究其原因,交通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据测算,从宁波到上海的莘庄,得绕着海湾走长约304公里的沪杭甬高速公路,而这条杭州湾的交通主动脉早已在满负荷运转,高峰时间更显得拥挤不堪。

  一切都随着今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而成为历史。

  9月26日上午10点,南京电视台的女记者驾车从市中心家中出发,下午2点半,她已坐在宁波南都花城宾馆2008宁波旅游节新闻发布会的会场了,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大桥的开通使南京到宁波节省了2个多小时的车程。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缩短了3个距离:上海和宁波的陆上距离拉近,距离缩短120余公里,在沪杭甬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金三角”交通圈;上海与温州、台州距离拉近,彼此交通不必再绕着杭州湾奔走;浙东南和苏南距离拉近,苏锡常和甬绍之间缩短到200公里。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浙江四小时交通圈形成,苏州至杭州只要1个多小时;长江上在建的润扬大桥,已经合龙的苏通大桥,筹建中的崇海大桥,将苏南和苏中的沿江高速公路相连,形成南北并行互通的高速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串通沪杭和沪甬高速公路,并连接乍嘉苏和甬台温高速公路,使整个长三角地区形成一个交叉往复的交通网络。

  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仅将成为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沈海高速跨越杭州湾的快捷通道,也将成为长三角地区南北向的旅游主通道,并且还将增加长江三角地区的各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间联系的紧密性,使杭州湾地区成为长三角商贸、文化、娱乐、观光、休闲、度假、体育活动的主要基地之一。

  建成后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直接促进了宁波、嘉兴等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突破杭州湾的交通瓶颈,对浙江乃至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逐步在苏浙沪城市带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级特大型国际都市圈。目前,长三角3小时交通圈的方案已经出台。根据国际惯例,汽车时代最佳的旅游模式为3小时,这意味着3小时能够连接起长三角地区全部旅游资源。

  大桥让宁波旅游受益

  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昭告了“大桥经济”时代的来临。而在这之中,宁波旅游成了大桥开通后的首个“受益者”。

  5月10日,五一小长假后的首个双休日,溪口风景区门前的旅游大巴接踵而至,以上海、江苏两地为主的庞大客流让景区的工作人员也为之惊叹。据景区票务中心统计,当日接待游客5.37万人次,超过了自去年春节以来,该景区4个黄金周的日均接待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在余姚天下玉苑景区,自5月2日起,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开通了上海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至天下玉苑的班车。来自市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宁波旅行社共接待团队游客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1.83%,其中仅上海游客的接待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0.38%。

  一座大桥,让原本缩水的黄金周变成了黄金月。

  被大桥带入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3小时旅游交通圈,宁波人非常清楚,合作才能共同做大旅游这块“蛋糕”。为此,在2008长三角旅游城市峰会上,宁波市率先提出了“同城时代”的概念,本着强化区域合作,着力推进长三角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宗旨向大家发出倡议。携手共进,共同打造一个休闲时代,一个区域旅游深入合作的时代。

  “同城时代”带来区域合作时代

  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距离,一度成为人们心理上的“天堑”。随着快速交通的建设,使原本相距甚远的两地从时间上被拉近,城市间的距离也在心理上缩短。

  当便捷的交通贯穿于城市之间后,从最直观的出行方式的改变,到人们对社会居住模式的再认识,必将引导城市生活的变革,这就意味着“同城时代”的到来,而旅游则成为“同城时代”最早的觉醒者,长三角的旅游城市早已开始谋篇布局了。在2008宁波旅游节的长三角旅游城市高峰论坛上,25个市的市长个个都拿出了绝活,希望在“同城时代”分享更多的“蛋糕”。

  区域合作是旅游发展的趋势,杭州在区域合作上态度一直十分积极,而且有所作为。为迎接“同城时代”的到来,杭州提出了从一人独大转型为三位一体。杭州以风景著名,一直靠观光旅游为主,最近几年提出了向观光旅游、休闲茶吧、商务会展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从去年开始提出了为支撑三位一体的发展打造培育十大潜力行业。比如杭州的餐饮业一直在打造杭帮菜,杭帮菜仅仅在杭州的从业人员就达20多万。从前年开始打造的《印象西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对旅游观光、商务会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城时代”,各个城市不同的特质,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机遇是让众多城市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信息、人才、资金;挑战在于流动,资源跟要素总是按照最能够发挥效益的方向流动,这就给许多城市带来挑战。素来与长三角文脉与人脉相连的芜湖市对同城时代的理解体现在“融入”上。芜湖市主管旅游的副市长王沧江表示,主动融入会给芜湖带来更多的机会。而南京市旅游局长则从更高层面发出呼吁:各市要潜心打造无缝对接的服务标准,要有开放的心态,鼓励人才等资源的流动。他认为,同城时代也应该坚持区域间竞争优先的策略。城市发展的首选策略是借助区域的整体优势。

  旅游业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的几个阶段后,开始进入区域合作时代,都市圈逐步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心,各地依托大城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旅游区域格局,跨区域旅游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这种合作在扩大市场影响、整合旅游资源、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海世博会,“同城时代”的引擎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周汉民

  2001年5月2日,上海市正式向国际社会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经过激烈竞争之后,上海市取得了举办权。世博将极大地提升举办国家和承办地区和城市的国际形象。

  “同城时代”长三角城市和世博会同步发展意义深远。我们今天所说的长三角,讲的是十六座城市,人口占全国的6.9%,面积占全国的1%,而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超过了20%。由此可见,长三角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有世博会之引领,我相信会发生特别重大的变化。

  长三角未来发展的目标是要建立国际大都市圈。成为国际大都市有八项标准:政治上有重要的影响力,经济发展具备充分的凝聚力、感召力、辐射力、影响力,移民十分便捷的城市,媒体高度发达的城市和城市群,必须是枢纽性的城市,服务贸易要全面发展,必须高度文明,必须树名牌、产名品。现在看来,我们与这八条标准每条都有差距,但正是因为有差距我们才要发展,由此同城时代的第一个目标我以为应当将共同建设国际大都市圈作为我们的首要目标。

  由于世博会的举办,长三角应该着重考虑产业和工业结构的调整,我以为会展业、都市旅游业、城际交通现代化以及人才流动和教育资源共享等四方面值得我们努力。在可预见的将来,全世界不会再有上海世博会这样持续184天、220多个国家参与、55个城市最佳范例的展示了,因此长三角需要在会展业方面凝聚力量,长三角的都市旅游也应当利用这次机会有新的发展。上海世博会将会使这一伟大的希望变成伟大的现实。(张鹤 整理)

  世博会要让长三角国际化

  上海世博会事物协调局原副局长 黄耀诚

  1892年西班牙举办了一次世博会,举办城市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城市,因为举办世博会而成为西班牙交通最发达的城市,每年旅游入境人数达到了上千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世博会的举办,对于城市的国际化,特别是“同城时代”长三角城市的国际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世博会是一个国际盛会,带来了举办城市的国际化,而举办城市的国际化,又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国际化,推动和促进了长三角旅游的一体化。

  国际化,不只是数量上面的统一,更重要的是标准化。因为国际旅游是讲究标准化的,而标准化是我们国际化旅游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而且必须是可以持续的。长三角各城市之间国际化的步子还比较快,去年已经在产业政策、产业标准、规划编制、资源整合、旅游交通、共同服务、市场拓展、城市建设、人才培训等九个方面形成了一体化。要成为国际化的旅游区域,前提条件是交通,没有交通什么都没有,所以“同城时代”第一个概念就是交通。就长三角来讲,我们的公路已经达到了9.3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了1.8万公里。我们公路路网的密度是每平方公里将近1公里,而全国每平方公里只有0.3公里。

  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在旅游方面,今后我们要讲究6个要素:法制化的进程、标准化的方案、自律化的管理、信息化的平台、品牌化的发展、市场化的运作。

  (张鹤 整理)

  “同城时代” 不妨多一些人造景观

  复旦大学教授 葛剑雄

  为了让市民不离开家就能够在海滩嬉戏,上海市曾经投入了40多个亿,造一段人造海滩,把海水沉淀,但投入很大。你有本领再在旁边堆一座山吗?答案是否定的。有些景点可以复制,有些就不可以复制。不去杭州湾,你在其他旅游景点能看到钱江大潮吗?“同城时代”不要同质,我希望各地推出来的景点是其他地方没有的。

  有些景点可以仿造,但文化不能仿造。长三角地区有众多的人文景观,人文资源丰富,同城时代可以使这些人文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比如我现在做复旦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我想即使校长拿多少钱出来,我们也不能取代宁波的天一阁,这就是文化内涵,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也应当放心同城时代不会造成文化同质。

  换个角度,我们还可以在同城时代创造出新的文化。有人认为旅游节和文物保护有冲突,甚至有人跟我争论,文化可以人造的吗?我的回答是:哪一个文化不是人造的?当初人造的现在就是古迹,你不人造,离开了人,离开人的感觉这怎么叫文化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也觉得我们长三角各个旅游城市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放心大胆地创造今天新的文化,包括内容合适、有观赏性、又有经济效益的人造景观,比如说杭州的宋城。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讲,天然的资源、古代的资源是远远不能满足这么多人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所以我们要把人造景观搞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方面可以享受宾至如归的服务,感觉到虽然都像自己的家里一样方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随时欣赏到在自己家里、在自己的城市都没有办法欣赏到的旅游景观。如果说今天敢做这样的梦,我小时候是绝对不会这样想的。可今天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会说我希望到美国看看,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我说长三角的旅游业任重道远。(张鹤 整理)

  相关链接

  《宁波宣言》

  长三角区域旅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合作,长三角区域旅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可能实现一个能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合作。这样的共识来自于一个国家战略、一个世博会和“同城时代”的来临。

  我们,代表长三角旅游合作组织的城市,参加了2008年9月27日在宁波举行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高峰论坛。

  一、重申2003年《杭州宣言》所提出的“构建一体化的无障碍旅游圈”,这将依然是长三角旅游区域合作基础框架性的目标。

  二、重申2007年《南京宣言》要共同把长三角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三、国务院发布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十多年的“长三角一体化”的概念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把发展重点从“先进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的长三角一体化,使我们所一直倾力的旅游业得以乘势前行。

  四、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舟山连岛大桥等一系列区域性大桥的建成,以及沪苏浙皖高速、沪嘉湖高速、杭浦高速、杭徽高速等先后开通,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3小时旅游圈,“同城时代”已经来临,它同时带给长三角地区的是一个休闲时代、散客时代、一个区域旅游深度合作的时代。我们将积极研究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和新特征,提供各类特色旅游产品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共同培育和拓展新兴的旅游业态,加快搭建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引进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努力形成一批旅游综合体,推进长三角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五、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国际性的盛会,与奥运会一样,世博会将使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将加快长三角地区成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的建设进程。借助世博会的契机,推进入境旅游市场将作为未来区域合作的重点。以旅游国际化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让长三角成为中国入境旅游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争取建立长三角国际旅游联合促销专用基金,联手在海外推广,树立鲜明、深刻的长三角整体国际旅游形象。同时,我们赞赏“共办世博”的理念,并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对接世博。

  六、同城时代呼唤旅游营销创新,长三角地区正从旅游营销、城市营销走向区域营销的新阶段。在历史的机遇中,推动客源共有、市场共享和产业共荣不断提升营销手段和方法,在营销主题、营销内容、营销形式、营销渠道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合作,同时确信,含蓄温和的吴文化、激越奋进的越文化、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等均源远流长,是我们的共同财富,也是培育和营销中国最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旅游品牌的核心,我们坚信,我们的区域营销将为中国旅游营销作出更为重大的贡献。

  我们深信进入“同城时代”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其要义在于“和”,由和生力,由和成利,由和致美。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