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股神”能力挺美股渡难关吗?
稿源: 上海证券报  | 2008-10-06 08:22:36

  美国政府的7000亿救市方案意外获批和意外的市场反应,都让人们对于扑朔迷离的美国经济增添了更大不确定性的担忧。此刻,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会不会坚持自己确定的看法———通用电气和高盛集团这样的公司会经过这次洗礼变得更加繁荣。因为,这是美国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代表,其走向可能预示美国经济经过此番波折,还能恢复元气。

  人们最担忧的美国实体经济受到金融危机拖累:连续8个月非农业岗位减少,失业率居高不下,这是救市方案获批市场却不领情的根本原因。假如救市方案能在9月底获批,美国经济会不会有所改变,从数据看也很难。实体经济受到以往金融业泡沫影响,要回归到斯蒂芬·罗奇所愿的结构,回归传统金融结构,多储蓄少消费,改变美国人的经济观和生活观,显然并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

  前一阵,围绕布什政府的救市方案争论高潮迭起,经济学界和金融界的顶尖级人物,指责和赞同都是同样坚决。尤其是122名经济学家的联名信,更是被世人看成向白宫施压的重磅炸弹。由此形成了全球资资本市场非常独特的奇观,一方面政府救市一意孤行,一方面谴责声不断,一方面投资界的泰斗级人物不断出手收购廉价资产。

  正当人们以悲观心态注意美国经济的时候,有两位老人的态度一反众观点。巴菲特在斥资80亿收购高盛股权之后,以其久经沙场的直觉告诫投资者: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当然,这样的表述背后是对市场研究的深厚功底。同时,格林斯潘则发表了对于市场的感言:“信任情绪终将再度浮出水面,投资者正在小心翼翼地重返市场。历史告诉我们,从这一点来说,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复苏即将到来。我预计,这一复苏过程将很快开始。”

  这些看上去都是富有诗意的表达,都是对于一个令人惊恐市场的评价,都是具有历史感的表述。可是,在悲观主义者的眼里,这次和历史几乎完全无关。那些花样翻新的金融衍生产品,那些连信用卡都可以轻易相送的消费主义至上情绪,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寅吃卯粮,是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的。美国如今要紧急转型,要从消费至上转向储蓄经济,也就是说美国人将会在很长的时间里,以现金为王。如果这一点成为现实,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如此庞大的制造业,为美国消费主义至上而构建的产业结构,会更加失血。也就是说全球经济失衡更不可逆转。

  事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未必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此时,巴菲特的感性表现对于市场的贡献令人钦佩,在他眼里的美国经济是“信贷短缺引发的危机”,他用手里的现金购买他认为有价值的资产,本身就为市场注入了活力。斯蒂格利茨在批评政府救市不得法的同时,十分推崇巴菲特这样的做法。

  问题在于,当危机来临时,在资本市场有多少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感性?那些曾经受惠于华尔街的精英们能行吗?(倪小林)

【编辑:朱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