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楼市调控面临三大挑战
稿源: 新华网  | 2008-10-09 15:17:10

  2007年,是中国楼市的喧嚣之年,也是转折之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上演最后的疯狂后,终于在2007年底遭遇寒潮,自此,房价逐渐回落,增幅明显降低,有的城市楼盘开盘价甚至回到一年之前。

  楼市趋冷,房价下降,这是中央宏观调控的结果。为了遏制过快上涨的房价,解决民众“住有所居”的民生难题,同时避免中国经济出现过热,中央继“国八条”、“国六条”后,又先后出台多项调控举措,如央行连续6次加息、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至历史最高、提高二套房贷、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等。在调控“组合拳”的作用下,中国楼市逐渐回归理性。

  今年以来,全国楼市成交低迷,房地产业资金紧张,部分地区房价下跌。(资料图片)

  然而,随着宏观调整步伐的日益深入,国内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楼市调控却面临诸多挑战。

  开发商“抱团取暖”死扛硬撑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异常火爆,利润惊人。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就是挤压楼市暴利空间,促使地产商降价让利。然而,面对紧逼的楼市调控政策,许多开发商并非适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价促销,而是相互结盟“抱团取暖”,死扛硬撑。

  目前广州、深圳等一些先前上涨幅度过大的城市,房价出现下跌,但从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来看,房价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出现暴跌,其绝对价格依旧远远超过普通民众的消费水平。房价的回落,更多表现为同比上涨幅度的逐渐下降,如1月份同比上涨11.3%,8月份只同比上涨5.3%。房价与上月相比真正下降大概仅从8份才开始,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

  不过,既便如此,市场上关于“断供”、“救市”的呼声却一直不断。似乎中国楼市真的快要崩溃,房地产商果真即将破产倒闭。其实,这只不过一些开发商和不良学者炮制的虚假信息,他们企图通过制造恐慌氛围,博得政府的同情,让政府给楼市“松绑”。这些扰乱视听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楼市调控的顺利进行。

  地方政府及个别官员的暗中抵制

  楼市调控,表面上看,影响的只是开发商的利益。实质上,也触及了一些地方政府及个别官员的利益。楼市火爆,个别官员是“当之无愧”的受益者。他们或直接参股或通过违规批地等方式,从中牟取巨额非法收入。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腐败案例,屡见不鲜。前不久,上海又挖出一条“蛀虫”:原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康慧军利用职务便利,为某房地产公司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案发时他们夫妻持有16套房产。

  房地产市场兴旺,地方政府同样是利益主体之一。出卖土地,充盈财政,获得光鲜的GDP政绩,这是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的通常做法。土地收入几乎占一些地方政府财政的“半壁江山”。所以楼市一低迷,有的地方政府就坐不住了,纷纷出台“救市”举措。如西安、南京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居民购房,河南省则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贷款期限、贷款条件做出一系列的优惠调整……

  房地产宏观调控举措,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正确决策。如何确保这些宏观措施得到贯彻落实,离不开各级政府及官员的大力配合和支持。而今,一些地方政府为一己之私不顾大局的“救市”举措,既打乱了中央宏观调控的整体部署,又催生了新的调控风险,应引起警惕!

  7月17日,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16日显示,7月上半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仅33.62万平方米,环比6月下滑了22%,且只相当于2007年同期成交的三成。中新社发绍常 摄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目前这场危机已波及美国金融、保险等行业,并演变成一场金融危机,前景依旧不明。

  美国经济的不景气,给中国外贸出口带来较大挑战。中美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前8月双边贸易额增幅同比降了3.1个百分点,特别是在美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中国服装、玩具等订单骤降。此外,由于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再加之货币政策环境,长三角、珠三角不少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缩水,经营困难。

  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虽然尚好,但形势也较为严峻。因此,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值得关注。从目前的情况看,房地产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位置依旧难以代替。房地产业不但资金高度密集,与银行、金融等行业紧密相连,而且还牵涉到建材、钢铁、装修等众多上下游产业。楼市的风吹草动,难免不会影响中国经济。中金公司最近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国内前10大城市房价下跌10%,GDP增速将下降到9.5%,上市银行不良余额将增长19%,不良贷款率将上升14个基点。如何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与经济增长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当前楼市宏观调控面临的重大挑战。

  楼市调控,关系国计民生,关系金融安全。如何让房价回归合理价位,到达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如何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让楼市成功“软着陆”,防止楼市动荡伤及中国经济实体,这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当前楼市宏观调控亟待破解的几大难题。(吴定平)

 

  

【编辑:朱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