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次债危机的深化和全球股市的暴跌,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开始联手救市,真正地形成了“全球救市”的新格局。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不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不论是欧洲、美洲还是亚洲,各主要国家的央行都为拯救陷于次债危机之中的金融市场而采取措施。
全球救市大格局形成
就在美国、欧洲央行、英国、加拿大、瑞典、瑞士等6国央行同时宣布降息0.5个百分点的同时,中国央行虽然没有参与6国央行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但仍然宣布了下调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决定,这是中国央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第二次下调利率。几乎是同一时间,韩国、台湾、科威特、沙特等国家和地区的央行也采取了同样的降息的行动。IMF也罕见地宣布参与全球救市的行动。
各主要国家是在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之后继续降息的,可见各国的救市行动是持续的,各国的救市决心是坚定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欧洲央行和欧洲各国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国。当美国政府出手救助“两房”、AIG等金融机构并且在布什出面呼吁欧洲仿效美国的时候,德国的回应是“德国政府不会拿纳税人的钱去为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愚蠢而买单”。欧洲各国除英国外,都表示了不会追随美国救市的态度。然而,过不了多久,德国政府就宣布,德国将以政府的信用为每个银行存款人提供担保。这一招引发欧洲其他国家的非议,因为这样会引起其他欧洲国家的人纷纷跑到德国的银行去存款。在非议的同时,许多欧洲国家也不得不效仿德国承诺提供同样的政府担保。而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也表示,将会采取措施,不会让任何一家欧洲银行倒闭。欧洲各国也纷纷表示,将出手救助受次债危机而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美国
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主要他们都看到了,如果他们都采取不管的态度,他们的国家也会出现金融机构倒闭,从而出现银行挤提、社会动荡、政府不稳等等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他们觉悟得比美国晚一些,但革命不分先后,觉悟总比不觉悟好。
那么,为什么美国人要比欧洲人觉悟得早一些?首先是美国本身就是次债危机的发源地,他们知道问题在哪里、要害在哪里、发展下去的危害在哪里。其次是他们已经无计可施。就美国来说,所谓“金融创新”过多,过滥,凭这些“金融创新”能够蒙的国家和个人太多,得到的好处太多,所以,从次级债、到三级债、四级债……,链条过长而机理过于复杂,以致复杂到管理层都不知道哪里连接哪里了,漏洞过多和缺失监管,导致了华尔街在多事之秋一夜崩溃。按照谢国忠的说法“美国政府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了”。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靠一张纸印出“硬通货”而过好日子过惯了。一毛钱的成本印出了全世界认可的“10美元”、“100美元”,而且是硬通货,全世界都好使,傻子才不印。所以,美国人习惯了花明天的钱。一旦危机出现,不光是美国金融机构没钱了,美国政府也没钱了。美国政府在2008年度财政赤字超过4000亿美元,而美国政府的负债也闻名世界,与此同时,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也是逆差。在“双赤字”的背景下,出现了次债危机,美国政府如何买单?只有叫各国政府替他买单,其中重点提到的是中国政府,因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持有较多的美国国债,同时也是“两房”最大的债权人。同时中国还有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美国也好,澳大利亚也好,不少的西方国家都看中了这一点,呼吁中国政府伸出援助之手,拉美国政府一把。
实际的情形是,中国人秉承传统美德,节衣少吃,多点储蓄,而后买入美国国债;而美国人则透支明天,大肆挥霍。现在,美国出现次债危机了,怎么办?只好以“政府买入不良资产,同时掌握实际控股人的身份”这种模式来救市了。这就等于政府实际成为了“两房”、AIG等金融机构的实际控股人。换句话说,实际就是公有制了。要注意的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美国人实行公有制,其实就是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它有其他选择吗?其实是没有。资本主义崇尚的市场机制已经失灵。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完全自由市场论”已经破产。如果不想社会动乱的话,还是要救市!政府出手干预,公有制,这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从这个意义来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美国了!原来不想这样救市的欧洲各国,最后也纷纷使出了这一招。
首先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
现在美国要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要对金融机构实行实际上的国有化。同时,全球救市已经形成了新的格局。在新的形势下,笔者认为,中国需要的是首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需要的是冷静和思考。首先,我们不必急于在国际上大显身手,这还轮不到咱们。现在最需要做的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股市暴跌、经济滑坡,这些问题必须优先解决。目前中国酝酿中的农业改革、农村改革将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拓展中国的内需。同时,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提出新形势下振兴经济的措施,才能确保中国经济保持较好较快的增长。中国只有办好了自己的事情,才有资格为全世界人民谋利益。才能考虑怎么样去重整世界金融新格局。机会是有的。(吴智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