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一度寄予厚望的“9·19缺口”昨日(13日)正式被回补,深证成指盘中最低下探至6109点,刷新调整以来新低点,这表明投资者此前对大盘走势的乐观预期面临考验。尽管随后股指在权重股强劲上涨推动下双双翻红,但分析人士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国内政策面变动、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将成为短期压制市场运行的主要变量,在这三个变量预期明朗之前,投资者很难对市场的未来走势作出清晰判断。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分析人士认为,其对A股的影响应该分为短期与长期两个层次来解读。
从短期看,全球金融危机对A股运行的直接负面影响有望逐渐弱化。一方面,我国相对封闭的金融环境使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多的是停留在心理恐慌的层面上。事实上,从上周全球各大股市的走势来看,A股市场的跌幅明显小于周边市场;另一方面,在各国政府的努力之下,注入流动性、降息、政府购买不良贷款等措施有望减小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全球股市在经历暴跌后短期也有可能实现企稳。
但从长期来看,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本轮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以及股市的深远影响,即使金融市场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其对经济实体的影响也将持续较长时间。对于外贸依存度远高于世界平均经济水平的中国经济而言,未来经济与盈利增长预期都将受到影响,这或将使得A股二次探底的过程变得较为艰辛。
政策效果等待“质变”
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政策面的变动已经成为当前市场最大的关注重点。在“两降一免”的政策出台后,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的趋势已经确立,而近期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则强化了这种积极的变化。
天相投顾分析师指出,在国际金融动荡加剧、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本次中央会议可以看作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本次全会提出我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以及社会大局稳定,这表明,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将转向保持经济增长,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但是,对于政策的短期效果,投资者可能不宜过于乐观。长城证券分析师指出,市场见底的时间点往往要延迟于利好政策的时间点。一方面,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压力下,尽管未来央行有可能继续降低利率,刺激内需和投资扩张的政策思路也可能更为明显,但政策效果的释放仍将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逐渐积累的过程;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两次降低“印花税”后的市场走势也表明,针对股市的直接利好政策很难改变市场既有的运行趋势。
三季报预期不佳
对于10月份的A股市场而言,最直接的冲击可能还是来自于上市公司糟糕的三季报。截至10月10日,共有687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略增或续盈的公司共有353家,占比51.38%。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并不尽如人意,这无论如何不能令市场对今年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抱以乐观预期。
事实上,在宏观经济周期性下行的背景下,自2007年三季度开始,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就呈现出了逐步恶化的趋势。据宏源证券统计,2007年三季报、2007年年报、2008年一季报和2008年中报,公布净利润同比减少的上市公司分别为367家、335家、545家与584家。在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得更差的时候,没有理由相信这一业绩下滑趋势会得到有效逆转。
此外,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的明细数据,也显示今年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很难出现亮点。统计显示,今年1-8月份,除煤炭、非金属矿采选、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矿采选等少数几个行业外,多数行业的盈利状况均出现恶化,而且目前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的产品价格也已经出现大幅回落,未来盈利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可以认为,在上述三方面不确定预期真正明朗前,A股市场投资者很难彻底改变趋势性看空的态度。这也意味着,尽管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但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根据长江证券的统计,在历次金融危机中,新兴市场的市盈率是可以降到10倍甚至更低的水平的。因此,虽然对于价值型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已经出现了值得长期建仓的机会,但趋势型投资者的进场时点可能仍未到来。(记者 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