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10月15日,沪深两市低开,沪指开盘1995.89点,跌1.06%;深成指开盘6403.27点,跌1.08%。
10月14日,股民正在上海一家证券营业部关注股市行情。 当日,沪深股市下跌,上证综指报收于2017.32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71%,深证成指报收于6473.12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0%。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周二开盘的中国A股尾盘再次出现跳水走势,最终沪指以2.71%的跌幅报收。而受各国政府频出救市重拳等重大利好刺激,美股周一大涨11.1%,法国CAC40指数飙升11.2%,德国GermanDAX30指数狂涨11.4%,英国富时100指数也大涨8.3%。周二亚太国家股市除中国A股独跌外,均成上涨态势。韩国股市收盘大涨超6%,日股暴涨14%,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也上涨4.09%。
人们一直期待A股能成为全球股市反弹的先锋。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在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中,中国总体受影响不大。而且17届三中全会也强调,“中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为什么A股就是难以成为全球股市的反弹先锋呢?
从A股与全球股市走势的相关性来看,每当全球股市大跌,A股总是迅速作出过激反应,跌幅超过海外市场跌幅。这说明,海外市场的负面影响更容易作用于我国投资者的心理,并产生放大效应。而当全球股市大举反弹或进入上升通道后,A股则往往容易忽视外围影响,更关注自身存在的制约上涨的因素,以至在迄今为止的全球股市下跌中,身处金融风暴中的道琼斯指数与去年同期14000点高位相比,最大跌幅仅为40%左右,而A股的跌幅则高达70.5%。
之所以出现如此差异,一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A股无法游离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之外而独善其身。这一共振特点表现在我国这个新兴市场上就是,一旦全球股市大跌,A股必然受到拖累,并且不成熟的投资者更容易采取非理性杀跌行为将跌幅放大。另一方面,一旦全球股市大涨,压抑中国股市的供求矛盾又立即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制约A股整体反弹力度的重要因素。
由于A股在未来两年内存在着巨量“大小非”有待释放的压力,而即便将我国储蓄资源全部拿来承接“大小非”减持,也难以有效解决问题,这使得中国股市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变得跌易涨难。外围的暴跌加剧着我国投资者的恐慌,以至只要股市略微上涨,就会引来几无穷尽的“大小非”的大肆抛售。在“大小非”与金融资本的博弈中,金融资本若要发起一轮上攻行情,不能不看“大小非”的脸色。事实上,面对成本异常低廉的“大小非”,如今已无主力敢飞蛾扑火似地拉升股指。由于这样的原因,人们看到,今年以来无论什么重大利好发布,市场都将其后的上涨视为大举出货的机会,股市反弹难改昙花一现的命运。
在改善供求关系上,目前虽然有证监会暂缓新股发行、国资委鼓励央企回购增持、中央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等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供求矛盾。但比起巨量“大小非”来说,目前增持股份的上市公司不仅占比不大,而且增持股份的总体数量也微不足道,至于暂停新股发行能给市场带来多少增量资金,更是不得而知。因此,尽管诸多改善供求矛盾的政策措施鱼贯出台,但供求矛盾却始终未能有效化解。相反,人们从政策总是避开“大小非”减持问题的取向中,解读到的是关于限制“大小非”减持政策出台的可能无解。而这样的推断和猜测,无疑又加重了投资者对后市的忧虑和恐惧。毕竟,明年解禁的“大小非”将是天量。
A股若要想成为当前全球股市的反弹先锋,不仅需要经济基本面的坚强支撑,更需要供求矛盾根本改善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如果出台的利好措施总是触及不到供求问题的核心,那么,即便全球股市继续走好,A股恐怕也难以成为反弹先锋。(徐绍峰)
==A股为何“绝缘”反弹==
各国政府的一致救市行动终于取得效果,13日美国股市三大股指收盘全线暴涨。分析人士认为,从短期看,导致A股市场独立走势的原因有二:
首先,A股市场与周边股市联动性有趋弱倾向。
其次,银行股启动提前释放了部分反弹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