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林士民,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人物感言:河姆渡遗址是历史的丰碑。
1982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余姚河姆渡遗址名列其中。这是继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保国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我市第二家被国家列入“国保”的单位。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在20世纪我国考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河姆渡遗址未发现以前,中华文化黄河流域起源论,一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历史观。河姆渡遗址的破土而出,一举改变了“黄河中心说”,确立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论,即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不久,有关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内容出现在了大、中、小学的教科书上。
河姆渡遗址这颗夺目的明珠,是在1973年夏天建造余姚河姆渡村翻水站时发现的。经过1973年、1977年两次大规模的发掘,面积2600多平方米,保存良好的干栏式结构建筑遗迹,釜、罐、盆、盘、钵等造型独特的夹炭黑陶器物群,丰富的动植物(稻谷)遗存和制作精美的象牙雕刻艺术品,给人以震撼。河姆渡文化7000年悠久历史,灿烂独特的文化轰动了海内外。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无疑是浙江省宁波地区史前考古的最大突破,是文物工作者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最重要的贡献,因此河姆渡遗址被国家选入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开掘经过,是这一领域研究提高和深化的过程。我亲身经历了两次发掘,体会尤深。教科书上说,原始社会一般指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到山东龙山文化,长江流域四川大溪文化到上海崧泽文化,虽在实地考察中都到过这些著名遗址,但都没有像河姆渡遗址这样大批的干栏式建筑的基址。长30多米的地龙骨,一厘米厚的企口板,柱径50厘米的方柱及有卯孔的构件,突出的榫头,真是想象不到的先进工艺。在长江与黄河流域见到的稻谷也只是陶片上印痕或零星的遗物,现在厚度达50厘米—60厘米的稻谷(壳、杆、叶)堆积,使人看了十分惊奇。考古队将出土器物照片请教于北京的考古界老前辈,他们有的也抱怀疑的态度。国家文物局派专家刘启益先生来到工地指导,当他看到象牙雕刻双鸟朝阳时,他说要不是看到现场出土,他总认为是商周时代的东西……第一次发掘简报把第三、四层定为河姆渡文化,第一、二层定为马家滨文化和崧泽文化。过去写发掘报告,谈到什么文化总是要去“套”,事实证明,河姆渡遗址第二次发掘一到四期是一脉相承的。
“河姆渡文化”的命名得到了国内外考古学界、历史学界的一致公认。大大提高了宁波的知名度,从此在浙东的大地上,竖起了以“河姆渡文化”为中心的原始社会遗址的历史丰碑。
河姆渡遗址发掘研究与保护,不仅仅是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重点之一,无疑也是宁波文物考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河姆渡遗址发掘结束后,省、市考古所,在宁波辖区内开展了以河姆渡文化为主体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存的调查,我也参与了这项工作,50多处遗存表明,宁波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在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申报宁波历史文化名城,首先把“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作为名城的第一条宝贵文化遗产。河姆渡文化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开馆,标志着宁波文物考古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开拓与刷新。
在发掘过程中,经专家、学者和老师的指导并和他们交流,我不但业务操作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对文化遗物的研究找到了方向与方法论,使我悟出一条经验,那就是“实践出真知”,河姆渡遗址的发掘我受益匪浅,也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最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