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朱美琴,原划船小区居委会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人物感言:“深巷隐奇事,市井藏文章。”江东划船巷的变迁正应了这句话。从破房子到公寓楼,从脏乱的城郊村到鸟语花香的美丽家园,20年来的惊人变化,小巷见证了城市建设和社区文明的巨大成就。
划船,顾名思义,就是水上行舟。有船,就有水,沿着灵桥向东500米就到了划船巷。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带在菜地、稻田上建起一幢幢房子,附近有了荷花一村、二村。当时这里还是城郊,住户大多是农转非的渔民、农民,屋前屋后养禽种菜的比比皆是,小区内可见不愿被丢弃的旧渔船,甚至还有养猪场。狭小的巷弄,人走过时石板发出“哐哐”的响声;早上,巷口倒马桶的铃声随着一股臭气飘过来。
1987年,我开始担任划船居委会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时,近900户人家绝大多数住在狭窄、破旧的平房内。住户特别烦恼的是,这里是低洼地,房子破漏,一下雨,往往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积水严重。1988年,宁波第一批旧城改造就从划船小区的荷花庄开始。1990年,五幢新楼竣工了,一个原先终年积水、蚊蝇成群、杂草丛生的地段,一下子成了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小区,我们给它取了新名字“荷花庄新村”,120多户居民住进了新村。
新建的荷花庄新村,是宁波市第一家建起片区共建自治组织的小区,辖区内石油公司的党办主任任村长(后选为居委会委员),带头组织辖区内单位共创温馨家园,募资近万元造值班室,打围墙,装信箱,率先开展创文明墙门活动。1992年创出全市第一个闻名全国的荷花庄新村81号墙门,全国各地前来检查参观的有上万人次。
1996年划船小区完成全面改造,改造了43个新墙门,新老住户500多户。小区建成后,为了尽快让昔日的“渔佬儿”成为现代文明市民,我们一个一个开墙门会,选出代表,制订创建规划。【下转第3版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