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余姚
小曹娥镇“尽孝”故事多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10-27 07:42:28

  图为该镇有名的“孝星天使”陈吉军正在照顾患病母亲的起居。(记者 杨绪忠 摄)

  本报记者 杨绪忠 通讯员 王文苗 实习生 汪华镇

  余姚市小曹娥镇位于杭州湾东南岸,从汉代起就以“孝文化”闻名遐迩。日前,记者前往小曹娥镇,探访“孝文化”在该镇的历史传承。

  古老传说,感天动地

  小曹娥镇的“孝文化”,缘于一个古老的历史传说:在东汉时期的古舜江西岸(今上虞和余姚交界的地方),有个姓曹的渔夫,他有个14岁的女儿叫曹娥,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有一天清晨,曹娥的父亲趁着渔汛去江中捕鱼,结果遭遇风浪连船带人坠入江中。曹娥听说后,纵身跳下江去,想救父亲上岸。三天后,人们看见江水把两人的遗体冲到了岸边,只见曹娥反剪双手,背负着父亲。曹娥虽然死了,但她却找回了父亲的遗体,并把他背回江边,人们都说这是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后来,人们把曹娥背父出水处命名为曹娥村,并为她树碑立传,曹娥因此被列为“二十四孝”的女孝之首。

  从东汉开始,历代先贤曾先后写诗题文,缅怀这位为孝而舍身的奇女子。明代方孝孺曾题诗《过曹娥江》:“娥以孝为本,江以娥得名,至今潮涨落,犹带哭爷声。”

  六旬老人,恪守孝道

  孝文化的积淀,让如今小曹娥镇以弘扬“孝道”为主题的爱心故事层出不穷。年过六旬的老人马仁来,4岁时因家境贫寒,被马金尧、阮小花夫妇领养。由于夫妇俩不能生育,对马仁来疼爱有加,并将他抚养成人。后来,马仁来娶妻育有两女,祖孙三代其乐融融。1995年,77岁的养父马金尧因中风而瘫痪。马仁来经常替养父端茶喂饭,擦洗身子,每天服侍他大小便。第二年,老人病逝前,拉着马仁来的手说:“儿啊,我没有看错你,有你这个儿子,我死后也会享福的!”去年2月,养母阮小花因患青光眼导致右眼失明,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左大腿骨骨折。在医院住院的十多天里,马仁来夫妇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服侍老人。老人出院后,马仁来夫妇日夜轮流照看,还特地把床搭在老人的房间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孝星天使,千里求医

  今年28岁的年轻女子陈吉军,更是被村里人称为“孝星天使”。早在陈吉军读高中时,她的母亲就因为患风湿性关节炎不能下床行走。近年来,母亲的病越来越重,几次面临生命危险。父亲身体也不是很好,靠在一家工厂做零工来维持生计。陈吉军去年出嫁了,但她毅然挑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2005年,一家医院的医生断言她母亲已无法治愈,要她们准备后事。但陈吉军不愿放弃,拿出自己的积蓄,奔赴全国各地四处求医,最后在山东济南找到了一种特效药,让母亲风湿病的疼痛和并发症大大缓解。母亲病情最严重时,脚上的皮肤溃烂,甚至露出骨头,陈吉军每隔三小时就给母亲换一次纱布、涂一次药膏。她告诉记者:“父亲这么多年对生病的母亲不离不弃,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觉得亲情和爱是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财富!”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在小曹娥镇,把“孝文化”发扬光大已成了当地百姓的共识,类似的尽孝故事每年都在不断地涌现。正是由于这个历史传承,才涌现出了像企业家王国军这样知恩图报的爱心人士。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