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东海一号”有望明年打捞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8-10-31 13:32:51

三年前的沉船打捞现场

  “如果顺利的话,国家水下考古队最快可于明年在象山搭建打捞平台,以打捞沉睡在海底的古沉船。”10月29日,象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惊喜地告诉晚报记者,仅东海至少就“藏”了2000余艘古代沉船,随着近年来沉船不断被发现,象山也被冠以沉船群的“名号”。

  水下考古队进驻象山

  据象山文管会办公室提供的资料,今年10月中旬起,由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宁波水下考古基地等单位组成的“象山片区水下考古队”进驻象山,对象山县几处疑似沉船遗址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结论性”探查。据悉,此次水下考古是根椐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08)767号文件有关精神,对浙江沿海水下文物实施的“摸底”活动,并将此次普查列为浙江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内容。据透露,我国沿海水下文物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水下文物普查成为全国文物普查的一部分,在我国尚属首次。

  浙江省文物局在2008年9月份转发国家文物局的文件指出,本次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舟山、台州和宁波海域,宁波水下考古基地也是主要参与方。专家们经过前期调查后,将目光聚焦在象山海域,因为这里存在着庞大的“沉船群”。

  三年前发现的海底沉船

  晚报记者经过多方努力,接触到了文物部门一份未曾公开过的关于象山海域存在古沉船群的报告。

  早在1995年,象山一个小岛上就发现了一艘古沉船。当时是砖瓦厂工人在海边滩涂上取土时发现了这艘元末明初的运输海船,发现时这条船已经斜着身子静静地在海涂下躺了将近700年,但海船保存情况较好。当时这条沉船上发现的文物有少量的瓷碗、碟、瓶、罐及筒瓦、木器和棕缆绳。瓷碗和碟都是龙泉窑产。

  据专家介绍,这艘古船的研究价值在宁波已发现的古船中是最高的。但大型古船在海涂下埋藏了几百年,出土后由于其含水量高,一与空气接触或经太阳一晒,水分蒸发后很容易造成木质开裂,因而,怎样对象山古船进行脱水性保护,就成了技术保护的关键。因受保护技术、存放地点和经费等问题困扰,当时在对古船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后就回填了。现在,这艘象山古船仍沉睡在海涂下。

  沉船被不断发现

  记者在象山采访期间,好多渔民都称有发现古沉船的经历,也有渔民无意中打捞到大量宋元明时期的青瓷和生活物品的记录和报告。据文保部门统计,沉船的信息大部分集中在渔山列岛、三门湾、石浦港等海域。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三艘沉船的信息与《象山交通志》的记载基本吻合。

  南渔山岛渔民蔡良高称,20多年前,曾在南渔山岛水深约20米的海域捡到过青瓦、韩瓶、碗、盘、碟等物品。据北渔山船老大刘和才介绍,位于北渔山北岙门口西北方位,发现一艘船体较大的铁轮。沉船处水深有30—35米,水质清澈,能见度好。村里老人回忆说该船有100多年历史,疑为华轮怀远号。

  还有渔民向文物部门报告称,位于北渔山大白礁西南方向发现一艘货轮沉船,沉船装有日用百货,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曾有铁板、铜管和锡块等被打捞出水,渔民们怀疑此船为法轮长江号。

  渔民吴大毛、苏和雨也向文物部门报告称,位于南渔山岛西湾嘴头北面发现一艘装有日用百货的沉船,有近百年的历史,疑为华轮华阳号。发现沉船的位置水深约百米,水质清澈,能见度好。有渔民表示,他们曾在河床表面散步时发现有青花瓷片等。渔民牟永根曾在潜水时发现该船船体露出水面一部分,船上有圆形铜片,上面刻有直径25—35厘米的图案。

  据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象山交通志——从录、杂记、交通运输事故纪实》曾明文记载,光绪九年(1883年)11月,华轮怀远号在北渔山岛附近失事,死旅客、船员165人。光绪十六年(1896年)5月,德轮扬子号在北渔山岛附近沉没。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法轮长江号在北渔山附近失事沉没,灯塔管理员收容幸存船员60人。同年4月,华轮华阳号在南渔山西北搁浅,英轮普瑞太那轮救起船员旅客。据专家介绍,渔民发现的这三艘沉船能证实的话,基本上与上述几起沉船记录相吻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喜的发现。

  象山海域还有多少“宝藏”

  据象山县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海底沉船在象山还有很多传说,几年来,文物部门接到的沉船报告就有十多起,有的已得到确认。据知情渔民介绍,有的沉船曾被不法分子打捞上来,将船上的有用物资盗走。

  另据《浙江日报》日前报道,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专家在三门县和象山县境内的交界处——三门湾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商船残骸,并探测出多个水下文化遗存,绘制出了一幅水下“藏宝图”,证实这很可能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另据专家鉴定,从此处海底打捞上来的文物,属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器物。其中一件明代紫砂壶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其余大多为国家三级文物。海里怎么会淘出这么多文物?附近是不是有商船沉没?这给象山海域有大量海下遗存再次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象山海域为何有这么多沉船呢?据介绍,象山三面环海,有608个岛屿,800公里海岸线,古往今来都位于国际主航道上。恶劣多变的海洋气候与频繁的船只往来,造就了这里的沉船群。众多的人证和丰富的文献记载以及北渔山灯塔的修建都说明了这一点,而这次水下考古活动将为摸清这些水下宝藏提供更多的依据。

  “东海一号”媲美“南海一号”

  最快将于明年打捞

  水下考古专家告诉晚报记者,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分为陆地调查和水下考古探测与探摸阶段。陆地调查一般采取文献查询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地方史、交通志、航海记录、海事档案等文献史籍以及对沿海渔村、码头、港口的老渔民、渔监、海警、海军等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口碑调查,取得相关信息和线索。目前,陆地调查阶段工作已初步完成,考古队员在此基础上对水下文化遗存疑点进行仪器探测和潜水探摸,并初步摸清其性质、年代、埋藏环境及保存状况等文化内涵。目前,这些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10月29日,记者来到象山水下考古中心专家下榻的宾馆,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前期的工作还在进行中,但目前的发现是令人惊喜的,届时他们将召开统一的新闻发布会,展示此次考古活动的重大发现。专家介绍,宁波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港口,它的周边海域,有着非常丰富的考古资源。另据宁波市考古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工作站有关人士透露,截至目前,此次考古活动中,宁波还发现了数十处水下疑似文物点。

  据文保专家介绍,这次海下探宝活动对正在进行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是一次有力的推动。象山县有关部门表示,这次海底探宝对象山意义重大,他们最快将于明年搭建一个打捞平台,请有关专家打捞海底沉船,以作为正在筹建的象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同时,这次海底探宝工作对象山的渔文化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而水下考古专家对未来古沉船打捞也充满了期待,称将来如果实施打捞的话,被打捞的沉船将被命名为“东海一号”,和此前打捞出来的“南海一号”相对应。

  沉睡在浙东沿海的古代船舶,不仅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标志,更是一个未知的海底宝藏。本次海下考古活动会有多少令人震惊的发现?象山海域水下遗存还有多少问号等待解开?“东海一号”何时重见天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长江口航道最大沉船成功打捞起浮

    经过28天的艰苦打捞,躺在长江口宝山航道上海宝山十四装卸区码头附近水域最大吨位的沉船“中昌118”主甲板浮出水面,被该局打捞人员整体打捞起浮。 >>>详细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