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峨堡之路——高寒草地畜牧业科学发展的新探索
稿源: 新华网  | 2008-11-05 17:59:44

  新华网西宁11月5日电(记者王宏伟 任晓刚)峨堡是个地名,位于祁连山下、黑河岸边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

  在以高寒草场为主的青海牧区,峨堡是个远近闻名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引领了高寒畜牧业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亮堂堂的“峨堡之路”。

  畜牧业是青藏高原的基础产业,千百年来,牧民们一直沿袭着“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追求着牛成群、羊满坡的理想。

  然而,严酷的自然环境却让牧民们追求的理想难以实现。草原上,一场大雪灾使得牧民辛苦多年发展起来的畜群荡然无存的情况屡屡发生。即使是平常年景,畜群也总是无法挣脱“秋肥、冬疲、春死亡”的怪圈。传统畜牧业面对自然灾害的肆虐和季节的变迁所造成的巨大伤害,显得软弱无力,毫无对策。严酷的现实,逼迫人们开始探索新的路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海牧区普遍实行了“草场公有、承包到户,牲畜作价,私有私养”的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祁连县峨堡镇的牧民提出了“季节性畜牧业”生产经营新设想,并开始大胆实践。

  季节性畜牧业的具体内容是在秋天屠宰季节尽量多出栏牲畜,重点保留生产母畜,减轻冬季草场压力,来年春天多育活幼畜,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当地牧民形象地将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叫做“牛羊存银行”,即在屠宰季节利用牛羊膘情好的特点,尽量多屠宰变现,将资金存入银行。

  短短3年间,峨堡镇的季节性畜牧业显示出巨大的成效,全镇牧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3倍。“季节性畜牧业”的思路对传统畜牧业来说,不论在生产方式上还是思想观念上都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很快,这种生产方式在当地推广开来。

  自1980年开始推行季节性畜牧业以来,峨堡镇、祁连县乃至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牧业生产连续多年丰收。但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牧民增收却日渐趋缓,畜牧业生产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突出,季节性畜牧业生产显现出了不可逾越的缺陷。

  在季节性畜牧业生产模式下,草场退化与不断增大的畜群之间的矛盾、牛羊集中在秋季出栏与市场价格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季节性畜牧业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场”,是传统畜牧业的延续,当草场的利用率已经达到极限的时候,生产和收入的停滞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反季节育肥”、“羔羊经济”再次应运而生,舍饲、半舍饲和草地放牧相结合的崭新生产模式成了高寒草原畜牧业生产的主流。

  育肥牛羊的反季节出售,彻底摆脱了自然季节的羁绊,人为地“制造和控制”牲畜出栏的最佳季节,也实现了市场优质鲜肉的平稳供应,保持了市场鲜肉价格的相对稳定,牧民从中获得了最大利润。如果说“季节性畜牧业”是最大限度地适应了自然季节,“羔羊经济”则是在与自然季节剥离后创造出了一个适应市场的常年生产期,从而摆脱了自然季节的羁绊,大大增加了牧民收益。

  1987年,峨堡镇白石崖村的达娃在自家草场的山坡上盖了几间土坯房。1999年,他又在山坡上盖了几间瓦房。2003年,达娃在公路边矗立起了5间带廊檐的大瓦房,门庭全部都用玻璃封闭,屋里还安装了土暖气。达娃说,他家住房的变化,也正是他从事的畜牧业在各个阶段变化的写照。

  2006年,当地政府再次提出了畜牧业发展的新思路——品牌畜牧业。通过大力发展当地知名度很高的优质畜种“白藏羊”,使牧民利用品牌效应取得高收益。

  同时,当地群众中又开始了“集约化畜牧业”的探索:几户或者十几户牧民以各自的牲畜、草场等生产资料入股,形成一个小型的经济联合体,这种形式使条件不一的牧民得到了优势互补,经营大户的生产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一些无畜户、少畜户也因此摆脱了贫困,牧民们逐渐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今年以来,维护“祁连山下好牧场”的理念在峨堡已经深入人心,生态和谐成了人人关注的话题。

  32岁的牧民昂青索南去年购买一辆品牌小轿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热情的年轻人说:“只有保护好草原,我们才能永远过上好日子。”

【编辑:夏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