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性危机、系统性危机、转型性危机,目前正处于各方博弈阶段,我们要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冷静地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未来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变化。”11月5日,在上海国际金融学院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财富管理论坛上,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在专题演讲中称。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与社会各界对这场危机尚无明确定论。陆红军指出:“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美元的独霸地位受到了动摇,下一步是否会导致美元危机,有待进一步观察。”
陆红军认为,即将于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峰会,是近期一个重要的时间点。不过,他也提醒,不应抱有太大的期待,“监管体系的变化是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并通过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变化也将在某些领域达成通过;货币体系的重大变化在目前似乎可能性较低。但未来走向多元货币体系(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等)的趋势是必然的”。
他认为,对于这场变革性的危机,不必过分恐惧和惊慌,应保持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与动力。他认为,未来有三个阶段值得关注:
其一,国际金融的博弈期(从现在到20国集团金融峰会)。“全球领导集聚,是群英会还是鸿门宴?中国以什么姿态与角色出现在世界舞台,是全球特别关注的。我们应以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态度,塑造国际货币体系包容有序的新格局;以充分的准备、全面的对策,主动参与全球金融博弈和经济架构重整。”
其二,全球金融动荡的中继期(从11月15日到2009年2月),这是全球领导力相对稳定期。“美国大选以后,新的总统从海选到正式上任的这段时间,世界聚焦华盛顿与华尔街。谁是最终赢家?尚无定论。第二个阶段,美国与欧洲、亚洲的博弈会产生一些新的国际问题,中国应未雨绸缪。”
其三,国际金融的新政时期(从2009年2月至2009年下半年)。“通过博弈,会出现国际金融体系、货币体系与监管体系的一些新的协议与规则。全球金融架构重组的时期,公司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对董事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治理将来在股东结构、披露制度,以及公司的关系组织都会发生变化,所以这个变化对公司治理,尤其是董事会治理将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针对中国企业而言,不能消极等待危机过去,要很快顺应这场危机带来的变化,应该注意“五个不”——不能等待,不能被动地等待危机过后才有所作为,如在制造业领域,有的公司已经开始研发与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不能盲目抄底,尤其在金融资产领域,对于实体经济中同行业的优质品牌,在低价位时可实施并购与整合;不能迷信某些国际金融领域的传统权威力量,应当保持冷静客观的独立思维;不能跟风,应该根据本国本行业本企业的特点,制定短期、中期与长期对策;不能沉湎于财富减少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心态,应当尽快走出悲观情绪,面向未来,自强不息。
《国际金融报》 (2008-11-06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