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提醒:食堂等单位买米警惕“送货上门”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11-15 08:36:55

  本报讯(张 燕 陈继业 仇 超)能装50公斤大米的包装袋实际上只装了28.5公斤,为了掩人耳目,不法米商还通过种种手段欺瞒消费者。日前,鄞江工商所在查处使诈的卖米奸商的同时,还曝光了米商短斤缺两的伎俩。

  不久前,米商许某和三个雇工开车装着袋装大米,为鄞州区洞桥镇一家公司的食堂送米上门,经许某自带的电子秤称重,卖给食堂的大米合计2557.8公斤。食堂工作人员拿出自己的磅秤要求复称,许某见状开始在食堂闹事。食堂人员随即向工商部门投诉,并拨打了110。执法人员到场后对许某供应的大米进行复称,发现许某所称的2557.8公斤大米复称总计只有1705.5公斤,这种外包装上为每袋50公斤的大米,单袋过秤最低居然仅有28.5公斤,最高的也只有47.8公斤。

  工商人员对许某查处的同时,综合受理的类似投诉情况发现,送米上门的销售模式有可能存在短斤缺两现象,不法米商往往通过低价引诱、“缺秤”、混淆视听等伎俩销售大米,应引起消费者尤其是食堂等大宗消费者的重视。

  伎俩一:低价陷阱。不法米商首先以低于市场价格向消费者兜售,以吸引需求量大的公司、工地等食堂客户。伎俩二:玩秤。在以价格优势赢得客户以后,不法米商就在被改造过的的电子秤上遥控作弊。伎俩三:先声夺人。如果客人要求用自己磅秤复称时,米商突然恼羞成怒,嚷嚷说你们要重新过秤,他就不卖了。伎俩四:混淆视听。当米商跟食堂人员起争执的时候,其同伙会从车上多扔下一些大米,坚持说这些大米也是之前一起称的,想以此混淆,增加净重。

  工商部门表示,不法米商的这些伎俩环环相扣,衔接得非常巧妙,容易让人掉以轻心。为此,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袋装米时,要多留个心眼:一是不要只看价格的高低,轻信“游击队”上门推销的所谓廉价袋装米。二是要检查米袋,可以看米袋的缝口,正规厂家出产的一般米袋缝口比较整齐且大多用红白双色线,米商自己加工的就较为粗糙和不规范。三是最好能复称。最后,一旦发现短斤缺两等问题,要及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拨打“12315”电话举报。

【编辑: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