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19日电(记者姚玉洁 华晔迪)“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积极支持小企业健康发展,坚持‘绿色信贷理念’,支持科技创新。”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18日在上海市部分中资商业银行“促增长、防风险”工作座谈会上说。
一周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亦明确表示,将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基调已发生变化,由‘从紧’转变为‘适度宽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这预示着信贷额度管理的放松,预示着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进一步下调。
在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委会议上,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宣布改变实施多年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专家指出,面对全球经济步入衰退、本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双转向,短期内将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预期,从长远来看,则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向内需为主导转型。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这是中国GDP增幅近十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其中9月当月GDP增速跌至9.0%。
“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双转向’,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改善投资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不管是中央的4万亿“救市”计划,还是各地方政府随之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都是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作为货币政策的执行者,银行在放松信贷的同时也会非常谨慎,不会回到过去‘一放就乱’、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上去。”连平说。
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表示,在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同时,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节能减排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连平表示,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信贷支持,不是简单地扩大增量,而是和存量的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增量资金也不是一味地撒“胡椒面”,而是注重“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更加注重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应对当前的经济增速下滑,绝不能重走以往消耗资源能源、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子。”江苏省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说,“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学技术与企业、产业相结合,用创新引擎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
“此次货币政策的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短期效益和长期利益、投资与消费、促进增长和深化改革的平衡,将会对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会副主任张斌评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