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李惠利医院看病的张大妈发现配药掏的钱少了。58岁的她患糖尿病已有3年,为省钱总在药店买药,每月药费也要四五百元。而这次医生处方上用孚来迪、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这三种国产药替代了她常吃的进口药,药费不到过去的一半。
很多宁波人并不知情,药费便宜了不少,是因为医生开的都是一些价格较低、安全有效的常用药。这得益于我市今年3月推行的全国首个使用廉价药物制度。这一制度在市属9家医院实施7个月就让患者看病少掏了7610万元药费。
制度创新:
切断以药养医
廉价药物包括两类,一类是我省第一批常用低价药物共384种,另一类是医院销售的药品最小包装单位价格在30元及以下药物,占市属医院用药量的三成多。
看病贵是个全国性难题。过去,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先后采取了医药分开核算,业务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药品顺加作价等措施,制度年年出台,年年翻新,然而居民的药费开支仍然一路上行。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体制下,政府补偿费没有明显增加,医院不得不延续“以药养医”的发展模式。
廉价药物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医院因使用廉价药物减少的纯收入由政府买单,从根子上切断以药养医。
要拿足额的财政补助费,医院必须做足功课。首先实际每门诊人次药费和实际每住院床日药费要低于控制数。然后,整个医院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和廉价药物占全部药物使用金额比例,必须达到控制指标。
管理创新:
管住每张处方
廉价药物制度杠杆又是如何有效压制药费下降呢?
李惠利医院的做法能比较说明问题。该院分管药品的副院长徐赤裔把他们的经验归结为将制度落实到每个医生头上,落实到每一张处方上,改变用药习惯。三条举措确保“杠杆”发力:
把好进药关。李惠利医院里一线药、低价药唱主角。目前,该院使用的1100种药品,有800多种是廉价药物。该院曾花两个月时间筛选用药,在药理作用和疗效上寻找低价药物,替代过去常用的贵重进口药物,确保临床用药。
把好用药关。医院严格规定抗菌素分线使用:二线贵重抗菌素使用不超过2000支/每月;一线贵重抗菌素使用不超过5000支/每月;推荐使用22类让利抗菌素。严格执行贵重药品院科两级审批。另外,医院责成监察室会同药剂科、计算机房加强药品使用动态监测,重点监管30元以上药品,一旦发现用药异常及时上报,查找原因。
管好处方权。该院经测算对每个科室科学设定限额,将每门诊人次药费、每住院床日药费及廉价药物占比考核到每位医生,引导医生树立良好的用药习惯。考核指标与科室及个人奖金直接挂钩,按月超标总金额的20%扣罚。
该院半年来廉价药物使用量占比比年初增加5个百分点,全院每月平均药品收入由此减少近600万元。
由于管住了每张处方,市属9家医院廉价药物用量在不断攀升,每门诊人次药费和每住院床日药费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多元和近30元。
好事尚需加大
推广力度
38家县及县以上医院占据了全市近五成的门诊量和近九成的住院量。要是这些大医院推广实施廉价药物制度,将省下更为巨大的药费,将使更多的患者得益。
目前,江东区卫生局会同区财政局联合发文,在江东眼科医院、市六院推行这项制度。余姚、慈溪也正在酝酿廉价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案。
明年,市卫生局将督查廉价药物在各县(市)区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