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焦点报道
全国各省市刺激经济投资逾10万亿 远超国务院设想
稿源: 东方网  | 2008-11-21 10:03:07

  民生工程的盘子

  “国十条”中有7项涉及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民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等财政体系结构性调整,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品供给的投资的指向性十分明确。

  据国家发改委人士10月底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次拉动内需“投资方向集中在民生领域(医疗、教育、文化等),占总资金比重或在60%”。在中央财政今年新增的1000亿投资中,也有超过350亿元明确用于保障性安居、农村民生改善及医疗教育等民生工程,占全部新增投资的30%以上。

  而通观各地政府的蓝图,从公布的数据计算,民生工程所占的比例普遍没有30%这么高。

  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省山东为例,11月12日,山东省发改委推出8大重点行业的240个项目,总投资规模约8000亿元。山东省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8000亿投资中包括山东东部沿海铁路通道工程、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等交通项目27个,总投资1298亿元;能源项目25个,总投资1405亿元;农林水利项目28个总投资975亿元;现代制造业项目44个总投资2089亿元;高新技术项目35个总投资407亿元;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项目55个,总投资961亿元。以上项目合计共7135亿元,则剩余可用于民生项目建设的资金不超过865亿元。

  在经济发达、财政条件最好的长三角地区,江苏从现在起到明年在民生建设和生态建设方面实施总额近800亿元的政府主导性项目。江苏省建设厅宣布今年内将新增加1万套经济适用房建设,今后3年每年要新增廉租住房1.2万套,经济适用房总计完成15万套的建设任务。以经济适用房平均每套建设成本15万元计,今年新增投资规模在15亿元左右。

  苏州市明年将完成的投资550亿中,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分别安排10亿和5亿。

  在中部,据当地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河南省2009年要力争完成的1万亿元总投资中,有40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学校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基层卫生体系和重点中医院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项目,约占3%;节能减排和生态项目分得500亿元;石化、重卡、轻轨客车、甲醇、卷烟基地等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则分得最大一块蛋糕,达4500亿元;能源、服务业两大类项目也分到1000亿元和2000亿元。

  西部重镇重庆宣布3年内将完成投资1.5万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重点,“和谐社会建设”投资500亿元,占比3%左右。重庆同时拿出3000亿元用于旧区改造和建设保障性住房,不过这一笔投资归在“宜居重庆”项目类中。

  保障性住房的分量

  在各地有限的“民生”盘子里,保障性住房字眼频现,而医疗和教育这两大领域的项目,有的仅以概括性的表述一笔带过。

  “保障性住房一般项目比较明确,地方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这方面的计划。”江苏省发改委的一位处长表示。

  “房地产对GDP的贡献非常明显,虽然保障性住房比不上商品房,但对上下游投资的拉动作用也相当可观,加上体制的惯性,这次拉动内需中出现众多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并不意外。”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系主任蔡江南说。

  事实上,根据各地方已公布的投资计划,即使是医疗卫生和教育的那部分资金,也将相当多地投向基层卫生机构和农村初中校舍修缮等基建计划。

  从公开的媒体报道中,沿海大部分省区对医疗和教育领域的投向语焉不详。只有少数省区如山东省对加大医疗和教育投入规划介绍得比较具体,包括加快建设3万所村卫生室,推进11家重点市级中医院建设,搞好财政困难县的县级医院改造,加快31042所村卫生室规划建设,继续开展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试点。

  在教育方面,山东提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两热一暖一改”和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推进66个中职基础能力建设规划项目,争取到2010年底每县建成一所合格的中职学校。

  河南省也提到要“搞好81个职业教育学校能力建设”。

  “我们在等省政府定明年的规划”,江苏省卫生厅基层与妇幼保健处的人士11月18日向记者解释说,根据“国十条”部署,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央财政投入将集中在中西部,东部地区的相关投入要靠地方政府自力更生,所以江苏将继续按照本省既有的计划,逐步加大对农村和基层的投入,而这笔钱不一定反映在这次拉动内需的投资总盘子中。

  对此,蔡江南指出,医疗和教育属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一块必须与保障性住房等投资相配套,否则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将影响有效需求的产生,最终也会使投资和消费失衡,使新一轮投资再度陷入扩大—通胀—紧缩的恶性循环。(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陈欢 李芃)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