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象山
象山将成为全国渔文化“标本”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8-11-22 13:23:13

  本报讯 拥有6000多年人文史和海洋渔文化史的象山,将有望成为中国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该实验区已通过专家评估,进入最后的认定阶段。这是记者昨日从在象山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的。

  全国“渔味”象山最浓

  从去年10月开始,我省创建了包括象山海洋渔俗文化生态区、杭嘉湖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江山廿八都文化生态区、景宁畲族文化生态区等在内的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试点。今年7月,象山又被确定为我省惟一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单位。

  作为中国首个渔文化之乡、中国渔文化研究基地,以石浦渔港为中心的象山海洋文化遗存相当丰厚,古街、古庙、渔家民俗节庆活动等保存相当完好,一直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典型的海洋渔文化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矿区’”。据象山文体局工作人员介绍,仅石浦镇,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象山祭海渔民开洋·谢洋节”、“石浦——富岗如意信俗”、“晒盐技艺”,另有省、市、县“非遗”23项,全镇普查“非遗”项目110项。而且,这些以“象山石浦”为标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已经融入了中国沿海,包括沪、苏、闽、广等地的渔文化历史文脉。

  “全国的‘渔味’,数象山最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在考察完石浦渔港后如此感叹。

  象山人富有海洋情结

  “象山人骨子里充满了对海洋的爱护,这在全国也很少见。”象山文体局局长吴开方自豪地告诉记者。

  因为感受到海洋资源的衰退,石浦东门渔老大奚海宏、黄根宝、林永法等人,率先上书国务院保护海洋资源,请求海洋休渔,被国家采纳。自1997年始,国家颁布法令,东海每年伏季休渔三个月。出生于石浦渔山岛的渔民后代、亚州飞人柯受良,出于对海洋文化的依恋,向家乡建议举办“开渔节”,亦被地方政府采纳,自1998年起至今,每年一届的“中国开渔节”在象山隆重举行,提出的口号是“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开渔节以“祭海仪式、开船仪式”而著称。象山还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专事保护海洋的民间组织——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渔文化民间社团——中国渔文化研究会。

  有望成为全国渔文化“标本”

  据悉,中国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日前已经通过了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专家组的实地考察评估,进入最后的认定阶段。如果申报成功,那么它将成为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届时,象山的海洋渔文化将作为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惟一标本而得到切实的关注。”象山文体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所谓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使其维持原生态、保持旺盛活力。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2007年,我国宣布要在“十一五”期间,建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遗”内容丰富、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每种文化形态只建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此前,我国已经先后命名了福建闽南、安徽徽州、青海黄南州热贡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等4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据悉,目前象山已经为中国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制定了详尽的规划纲要。(记者 梅子满)

  相关新闻

  “非遗”普查有了“宁波模式”

  据新华社电 短短两个月,宁波市就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30多万条。这种卓有成效的普查模式被命名为“宁波模式”。20日,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浙江介绍了以这一模式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

  20万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简表面向全市发放,2个多月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30多万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普查信息交流;建立一支覆盖全市每个村落和社区的庞大业余普查员队伍;向宁波市民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搜宝行动……自2005年6月,文化部部署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来,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的情况,浙江省2007年5月首先确定宁波市作为省内唯一的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先行探索。

  仅一年时间,宁波市在实践中创造的“多、快、好、省”的“宁波模式”,从最基层的村落和社区做起,从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做起,从提供简单普查线索做起,破解了普查工作无从下手的难题,打开了普查难于深入的瓶颈。

【编辑: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