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余姚有可能是中国原始茶源头。在11月27日结束的中国绿茶探源暨余姚瀑布仙茗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农业厅、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数十位茶界专家学者达成了共识:具有七千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樟科植物遗存,为中国最早的原始茶。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茶生化专家程启坤教授认为,具有七千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樟科植物遗存,经考证,为最早的原始茶。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和典籍记载,原始茶符合远古社会的饮茶习俗。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馆长叶树望发言称,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中,堆积在干栏式居住处的植物标本,还伴有橡子、菱角、薏仁、苋实等有淀粉的果实及大量稻谷,为制作粥羹状的原始茶提供了辅助材料。远古时期,原始茶呈现为有机组合的粥羹状充饥食物。茶呈粥羹状一直延续数千年,这与古籍记载,远古时期“茶可疗饥”的说法相吻合。
余姚是中国最早的产茶地之一。余姚隶属的四明山腹地,汉代就有茶事。从汉仙人丹丘子云游四明,到刘、樊夫妇饮茶成仙的传说,遗迹亦然。还有记述余姚茶事的《神异记》。中华茶事产生地众说纷纭,但不论采用何家学说,余姚茶事的出现最迟也在两千年以上,是全国茶叶最早产地之一。
余姚是中国名茶故里。世界上第一部茶书陆羽所著《茶经》有三处写到余姚茶事,评价其所产茶为上品,“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
茶史记述,唐代余姚已产名茶,此后名茶迭出,史学大家全祖望记录车厩岙中所产茶为绝品:“审择阳羡、武夷,未能及也。”自元初至明代,余姚进贡茶芽300余年,数量占浙江贡茶总量的一半。
今年7月,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的几位会员在余姚梁弄镇道士山发现了多棵高度超过3米的古茶树,此次与会专家特意上山,探访了这些新发现的古茶树。这些茶树长在坡度超过60度的山坡上,靠近山顶,其中有两棵根部直径有10多厘米,高3米多,比通常的灌木类茶树高好几倍。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程启坤等权威专家认真分析了树冠和树根等形态特征后初步断定,这两棵古茶树树龄在500年至800年之间。
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的几位与会会员表示,他们将继续研究,寻找更多“余姚是中国原始茶源头”的证据。与会专家表示,在余姚探索中国绿茶之源,有利打造浙江绿茶品牌,促进中国绿茶产业健康发展,丰富茶源于中国的内涵,扩大中华茶文化在世界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