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黄家基
人物名片:黄家基,市委办公厅原副主任,正局级离休干部
人物感言:发展多种经营,把农民从长期以来单一从事粮食生产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不仅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丰富了市场的农产品供应。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释放。但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以来主要是抓粮食生产,一级一级下达粮食种植面积指标,若哪里粮食种植面积少了,那里的领导就要受到批评。为此,各级层层死扣粮食面积,每天汇报种粮进度,以确保粮食种植指标的完成。农民一年到头全部精力放在粮食、棉花生产上,虽然粮食产量提高了,但农民还是不能很快富起来。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此,市里领导非常敏感地认识到,要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使农村尽快富起来,必须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适当放开搞活,根据市场需求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市委、市政府决定要打开单一经营的“枷锁”。当时,我们打电话请示省政府有关领导,听听省里对发展农业生产有什么精神,回答说正在考虑中,但还没有具体步骤。我们向省里汇报了宁波打算适当放宽种植计划、发展多种经营的想法,省里领导表示宁波可以先试试。
有了省里的这一态度,宁波市委、市政府开始就农业多种经营进行广泛的调研。我们搞农村工作的同志,三天两头跑农村,跑得最多的是山区、半山区。调研后,我们认为一些土壤条件不是很适合种粮食的地方,完全可以让农民因地制宜、多种经营。于是市委决定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和发动,我负责起草会议报告,并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
1985年下半年,市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由当时的市委书记葛洪升同志作大会报告。葛洪升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保证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和口粮自给的前提下,允许适当放宽种植计划,允许农民按市场需求安排种植计划,自主经营。报告一出,台下哗然,大多数干部对此热烈欢迎,也有少数干部思想还暂时转不过来。会后,葛洪升同志的大会报告以文件形式下发给各地。在这一政策引导下,全市农村出现了多种经营大发展的迅猛势头。
这年,在保持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减少粮田(棉地)32.8万亩,占我市耕地面积的8.77%,粮棉以外的多种经营占到了总收入的60%以上,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2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3.36倍。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市场农产品越来越丰富。此后,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粮食连年丰收,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到2000年以后,政府不再下达粮食种植计划,农业税也被取消,农民完全有了农业生产自主权。
(记者沈朝晖 通讯员王寅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