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用人单位卖力"吆喝"应聘学生不太"领情"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8-12-07 08:26:47

  招聘会上,不少学生并不急着找工作,在暖阳下悠闲地看起了报纸。通讯员 王国海 摄

  到场的学生稀稀拉拉,参与招聘的企业不得不“吆喝”起来,吸引学生前去应聘……昨日,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宁波市纺织服装类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专场招聘会上,出现了“奇特”一幕:174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1438个岗位,需求人数2800个,而到场的学生仅2000余人,这种应聘人数与招聘人数“倒挂”的现象,在近年来的招聘会中难得一见。

  应聘者“悠闲”找工作

  与往年相比,此次招聘会明显“门庭冷落”,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9届毕业生有2500余人,但到招聘会现场应聘的据初步统计只有1000余人。其他高校毕业生来应聘的人数也明显下降。

  据了解,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从2009届学生开始实行了“2+1”教学模式,学生毕业前提前一年走进企业顶岗实习。也就是说,这些毕业生大多数已经在企业工作了。

  昨天,不少前来参加招聘会的学生并不急着找工作。“我现在在绍兴一家纺织企业顶岗实习,来参加这次招聘会,主要是想找个更好的岗位。如果没有合适的,再回原单位。”纺织专业毕业生余蓉芳这样告诉记者。

  应用专业学生“不愁嫁”

  “今天准备了5份简历,没想到只用了1份,其他4份都用不着了。”当天上午,在一家服装企业展位前逗留了40多分钟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杨忠,与企业达成了意向,约好次日带上证件去公司签约,月薪1250元。杨忠说,刚开始薪水低点没问题,积累了经验,不怕今后没有好的发展。

  据了解,在当天的招聘会上,2000余名应聘者中有1176人现场达成了就业意向。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负责人说:“预计到本月底,找到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将达到95%。”他介绍说,高职院校就业率高主要原因在于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大多数课程都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并由企业的一线人员当教师。这样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没有太大的师资包袱,也有利于学生适应市场”。

  “与本科生相比,专科生就业观念更实际,不会挑三拣四,企业也留得住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负责招聘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

  外贸类岗位难觅踪影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类以及相关行业受到冲击,本次招聘会上记者几乎没有看到外贸企业的影子,而以往比较热门的证券类岗位也明显减少。教育培训、服务、市场营销等岗位成为招聘会的主角。如中国平安、阳光财产、民生人寿、新华人寿等16家保险公司、营业部前来招聘,推出市场营销、文秘等岗位,年薪都在5万元以上,引来不少毕业生的关注。

  “双证生”全部签约

  记者发现,一些手握两张“派司”——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在招聘会上“风光无限”。

  大三学生王菊红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年级时考出了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这次与一家纺织企业当场签约。据该学院就业处人员反映,这些“双证生”已成为“抢手货”,用人单位见一个要一个,当场签约率100%。总的来看,目前“双证生”的比重相对偏低,仅占求职学生总数的20%左右。

  记 者 毛信意 通讯员 王国海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