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刘勇:危机面前不裁员是对社会最大贡献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8-12-08 09:20:40
 

刘勇博士作主题演讲。记者 江涛 摄

  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企业如何“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寻求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如何更好地得到保障?昨天,在首届农民工与区域发展宁波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政研室主任刘勇博士作了《我国区域经济形势和30年的回顾与总结》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更要想方设法留住员工,“不裁员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聪明的企业不会一味地裁员”

  金融危机使一些企业订单锐减,导致出口萎缩,出现裁员的情况,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提前返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选择?刘勇认为,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不能一味地用裁员的办法去解决,企业还是要想方设法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聪明的企业不会一味地裁员。”刘勇认为,经济发展有周期性,如果现在裁员,等时机好转、经济回暖时,企业很难找到熟练的技术员工,这样反而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并增加劳动力成本。

  “在当前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关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刘勇说,政府方面更应该鼓励企业留住人才。地方政府应该适时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共克时艰。对被企业裁减的人员,应该进行一定的生活补贴,落实好相关的社会福利待遇,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这个调整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包括对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企业经营管理培训以及《劳动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储备人力资源、提升企业的软实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宁波模式”抗风险能力更强

  昨天峰会上,有关专家比较了苏、浙、粤经济发展模式后认为,虽然三地的经济发展都是以外向型经济为带动的,但三地表现出的抗风险能力不一样。

  广东曾扮演全国经济“排头兵”的角色,但以低端制造业发家,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方式实际上“赚的就是人工的钱”,加工贸易突出,外部需求减少之后,订单锐减,导致出口萎缩,这次危机面前,珠三角的企业最早出现反应。

  与珠三角地区和“苏南模式”更多依靠外来投资不同,宁波乃至浙江更多民营企业都是土生土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他们扎根本土,相比珠三角和江苏等地,内在的活力更加充足,企业不会轻易外迁,出现撤资的情况。因此,这种经济模式的企业抗风险办法更多、更灵活,其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强。

  同时,宁波多年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自主创业创新的精神很强,这种企业家集群应对经济危机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较强,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正确处理企业与农民工的关系,会有自己的办法。

  “企业要抓住扩大内需商机”

  最近国家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并动用4万亿元投资来扩大内需。刘勇认为,宁波的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在其中寻找到机会。

  “民营企业不要误以为这些都是政府投资,与己无关,而是要找好位置,完全可以通过生产原材料、设备等方式承接这些建设项目。”他认为,在4万亿元投资中有1600亿元资金用于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民营企业尤其要注意这一项资金。产业升级的希望主要在东部企业身上,现在国家有了资金支持,正是宁波的民营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好时机。刘勇认为,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企业来说是危机也是机遇。企业要不等不靠,危中寻机,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在产品结构上求新求变,不断升级。

  他同时指出,金融危机会使许多企业瞄准内销市场。宁波企业如何应对内销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他建议企业做好市场调研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要抓住“家电下乡”等向全国推开的机会。“企业效益好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就不愁了,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完全可以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