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传统宁波海产食品原料进货不减反增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8-12-08 14:00:25

  杨全明是我市一家水产企业的负责人,这几天一直忙着给杭州市场发货。10多年来,杭州市场已经占其销售量的90%左右,今年腌制、醉制、水产干货三大系列50余种产品销售量都比去年明显增长,“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抓住年内最后一次销售高峰至关重要。”

  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摆在面前,然而,宁波海产食品并没有像一些行业因欧美消费市场的萎缩而“伤筋动骨”,内销方面仍然马力十足。

  原料进货不减反增

  “今年各类产品原料进货的数量比去年平均增长30%左右。”杨全明称,除了梭子蟹、紫菜等产品原料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外,像虾皮去年向奉化当地的渔老大们购买了50吨,今年居然一下子猛增到100吨。

  进货数量非但没有减少而且多了一倍,这让渔老大们有些喜出望外,不过,他们也给了杨全明一个惊喜:进货价格比去年便宜了1元/公斤。现在,杨全明所在的公司在杭州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就是虾皮了,几乎已经覆盖了杭城所有大型超市,当地市民都认准了他们的虾皮。

  陈先生是江北一家海产品公司的原料采购员,一直往返于宁波和江苏大丰给公司采购泥螺。他告诉记者,由于受欧美金融风暴影响,供求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地养殖户供应的泥螺不但比以往质量好,而且价格也要优惠一点,个别养殖户甚至还一反常态主动送货上门了,“原料便宜了,销售形势又不错,今年公司的利润肯定差不到哪里去!”联想到自己今年的工资奖金也不会少,陈先生挺开心。

  大桥一通买家纷至

  今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之后,面对着纷至沓来的沪苏等地的游客,宁波海产行业老板们的期望值也开始飙升。“欢迎来自上海、嘉兴的游客惠顾。”最近一段时间,通过老江桥便桥的市民都可以看到这样一条移动字幕,时刻闪烁在宁波老外滩一家海产品专卖店门前的电子条幅屏上。

  事实上,早在5月1日大桥通车之前,宁波众多海产品商家就闻风而动,通过旅行社向上海等地游客推介。这半年来,在海产品专卖店相对较为集中的大沙泥街上,“陆龙兄弟”、“梦婕”、“胖子”等宁波众多品牌都尝到了甜头,各家海产专卖店无不逐月增加供应量,以满足日益增多的上海、嘉兴、苏州等地游客们的需求。

  “当大批上游客涌入宁波时,他们一定不可错过的美食无疑是宁波海产。即使在往年被视作淡季的六七月份,我们各大门店的客流量也上升了57%,销售额增加了36%。”陆龙兄弟董事长陈苗龙说。

  主动出击开拓市场

  除了紧紧拉住上门的客户外,宁波海产品行业也纷纷主动出击。继史翠英在上海开出专卖店后,“陆龙兄弟”正为本月中下旬开出上海旗舰店进行预热,便于“零距离”地向这个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推广宁波传统海产食品。此前,其在杭州也开出了一家专卖店。不光如此,“陆龙兄弟”还在业内首家推出“一站式配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客人只要报上电话和地址,就可以将产品送至指定地方,这为那些过年、过节期间希望带宁波特产的外地人员提供了新的选择。

  上月中旬,由宁波企业投资6亿元建设的天津老板娘国际农副水产食品城投入试营业。商户不仅可以在市场内进行有形交易,还可通过其网站进行在线洽谈和交易,预计一年网上交易额可突破500亿元。届时,宁波海产品也必将更多地分享这块大蛋糕。

  老产品创出新优势

  黄泥螺、红膏蟹糊一直是宁波和上海市民餐桌上的必备佳肴,但是由于口味偏咸等原因,让国内其它地方的消费者面对美味而不敢动筷。最近,奉化市兴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联合开发的“蟹糊工厂化生产与灭菌方法”和“降低腌制泥螺亚硝酸盐含量生产工艺”两项发明专利技术,将使得宁波传统泥螺、蟹糊中的微生物得以控制,亚硝酸盐含量得以降低,而且使口味多种化,让原本不太习惯的外地消费者也能够放心地品尝。

  上周在上海举行的绿色食品博览会上,宁波企业——“海能渔业”别出心裁地将活奔乱跳的石斑鱼装进了礼品盒,引得众多客商和市民来看个新奇。原来,活鱼礼盒最大的秘密就在充氧包装上。活鱼放进塑料包装中,一般可以存活48-72个小时。

  “经营宁波海产食品这样的老产品,既要为‘老’字感到骄傲,又要解决一个‘老’字,不能躺在这个‘老’字上。”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院长闫国庆称,在当前因金融危机引发的消费萎缩下,老产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转化为竞争的胜势。

  点评

  在这一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继而让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受挫的经济危机初兆中,相较于服装出口等外向度高的行业,宁波海产品业无疑躲过了一劫,甚至在原料进货时还有了意外的惊喜。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如想突出重围,光靠老本肯定是坐吃山空,得在求新求变上下苦功夫,比如,科技创新、深拓市场、创新配送模式,等等。一句话,传统产品和品牌要有突破和发展,既要倚老卖老,又不能倚老卖老。

  对于这一场危机,企业家得做好充足的准备,化“危”为“机”。

【编辑: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