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际大宗商品再掀新一轮跳水竞赛,其中纽约原油一周累计下挫21.57%,直逼40美元重要关口。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围绕其是否探底而争论纷起。
探底条件成熟?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表示,考验市场低点的条件现在已经成熟。首先是商品投资大师罗杰斯称,商品市场基本面未遭破坏,资金短缺导致的新供应不足将令商品价格反弹,而原油与农产品是最有可能出现供应紧缺的商品。他认为,商品市场将是低迷过后的投资选择。目前农场主不可能获得肥料贷款,矿主无法获得资金开采新矿,因此不用太久时间就会出现一些严重的供应短缺问题。
路透/杰佛瑞期货价格指数(Reuters/Jefferies CRB Index)已由7月的纪录高位回落53%,主要因投资者担忧全球衰退将破坏原材料需求。但上周五罗杰斯强调,原油与农产品是最有可能出现供给短缺的商品,而锌与棉花的前景已现好转。同时他还认为,目前各国当局采取的措施尚不充分,依然存在很多政策空间。
其次,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Fatih Birol昨日也表示,油价可能会升至纪录新高。他认为,如果全球经济在未来一两年内复苏,石油市场供应可能会变得非常紧张,油价甚至会超过2008年7月份时创下的每桶147美元。
油价底部在哪儿?与前述看法相反,有两个重量级人物则表示,不清楚油价“底部”在哪里。
其一是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沙基·哈利勒。他坦诚,国际油价没有“底部”可言,油价有可能跌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油价走势取决于供求形势、库存水平、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哈利勒重申,石油市场“显然存在供应过剩”问题。他说,目前全球原油库存水平为56天需求量,而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为52天需求量。因此,欧佩克应当“作出适当决定,在一段时期内消除这一(过剩)数量”。
其二是西方石油公司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查森。“我不清楚油价的底在哪里,”他说,“但我认为跌势还未结束。”查森还称,减产并不容易,即使是已宣布的减产措施距离真正实行也要有几个月时间,这会增加供应过剩压力。
不过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考验市场低点的条件现在仍未成熟。首先从库存看,历史上欧佩克都是进行了很多次尝试才遏制住了价格下滑。而现在,从俄克拉荷马州的库辛到新加坡,各地石油库存过剩的现象都愈演愈烈。甚至在中国这一全球屈指可数的需求增长市场之中,石油库存也在增加。
此外,压制油价的最令人注目的现象是期货市场上所谓的“升水”。也就是即期交割的石油价格远远低于几个月或是几年后交割的期货价格。5日,1月交割石油的结算价为42.94美元,分别较一年后和两年后交割的价格低14美元和23美元,较2016年交割的价格更是低39美元。“升水”刺激那些能负担得起的人把石油握在手里。库存增加,进而导致现价下滑,因为他们需要卖掉石油。
威胁油价的不仅仅是这些。适于生产柴油的轻质低硫原油的溢价也随着柴油需求的萎缩而降低。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西敏斯基预计被普遍采用的、在定价中举足轻重的纽约和伦敦两市轻质低硫石油基准价格会进一步走软,因为印度和中国都开始明显增大用质量较差的原油炼油的生产能力。
但从中期来看,油价持续下跌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利润率下降,石油企业投资热情也不如以往。全球市值最大的油田服务公司斯伦贝谢3日称,2008年收益将低于分析师预期,原因是全球油气生产放缓,钻井平台数量也开始大幅下降。研究机构Sanford C. Bernstein & Co.认为,石油行业盈亏平衡的平均成本区间为每桶35-40美元,具体数字会因项目和其它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而5日国际油价收盘价大大低于70-75美元/桶这个开发商在新的钻探项目上能够获得9%预期回报的边际成本。(记者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