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大师“转身”--记张德和的根雕艺术人生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12-09 10:15:42

作者:李广华

  身为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和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的张德和,从事竹根雕创作多年,有40余件作品在浙江省、全国和国际性展览中获金奖,有人把他称作金奖专业户。他不仅是中国民间文艺政府最高奖“山花奖”得主,而且还是“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象山”竹根雕创作的领军人物。

  然而,在他创作进入高峰,人们期待能见到更多竹根雕作品之时,张德和却放慢了脚步。他与“老情人”竹根雕之间的新故事渐渐少了。好多人暗自思忖,他的创作是否停歇?大师和竹根雕之间还会续写怎样的佳话呢?

  张德和自喻的“老情人”有两个:一个是竹根雕,一个是树根雕。其实,他并没有远离,只是有别于先前,开始回过头来,垂青于另一个“情人”,进入新境界,并且实现了自己的华丽转身。

  从竹根雕到树根雕

  对竹子,张德和情有独钟。他在《竹韵》展区的序言中写道:“余生长山区,自小与竹为伴,挖竹笋,捡竹梢,骑竹马,环竹轿。成人后更是画竹、雕竹、吟竹、种竹,甚至以竹谋生,几近竹痴。”

  “以竹谋生”可以概括他大半生的经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试制竹根雕,到办工厂组织生产竹根雕产品出口,到后来对竹根雕艺术的大胆探索、创新,他把象山的竹根雕艺术一次次地推向高峰。1993年,竹根雕《眷恋》获第四届中国根艺优秀作品展金奖。此时的他无论是意识,还是雕刻技巧都在发生着彻底的改变。过去是雕刻,赚钱,养家糊口,雕出的东西追求像与不像,或者什么好卖就雕什么,缺乏自我。而今他像是脱胎换骨一般,从一名匠人,开始向艺术家转变。

  《眷恋》的获奖也使他看到了竹根雕一定要走艺术化的道路。他放弃办厂,开始潜心艺术创作,先后发明了局部巧雕法、乱刀法、连体雕法、朦胧雕法、组合雕法和大写意法,竹根雕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对艺术的追求使人着迷,张德和也越陷越深,他作出个大胆的决定:不再卖自己的作品,要为象山的根雕艺术留下点什么。

  意识的转变,直接的效果是眼界的开阔。还是那些满身泥巴的竹根子,还是那把刻刀,经过洗礼后的重新思考,再雕出来的作品却与过去大相径庭:少了几分匠气,多了些许艺术味道。《洪荒时代》、《华装初试》、《出没风涛》、《茅屋·秋风》等作品相继获国内国际大奖,使他逐步站到了中国竹根雕金字塔的顶峰。正因为有他的探索和带动,象山竹根雕形成了特色文化产业,专业从事者不下二三百人,象山县还因此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

  成功后还能保持几分清醒,这大概是张德和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采访中,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国内有位书法家,勤学苦练书法多年,楷、隶、草、篆样样精通,而且再把它们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崭新的风格,但他就是不满足,当达到一定高度后,笔锋一转,又去探索新的领域。有人不解地问:“既然新的尝试达到了一定高度,干嘛不坚持,老是换来换去呢?”他回答:“创新比提高更重要。一种艺术,你搞一生也很难达到顶峰,还不如多探索几条新路,原有的路让别人去走吧。”

  随着思路的拓展,张德和愈来愈感受到竹根的局限性对自己创作的束缚。竹根形体圆筒,壁薄里空,容易雕穿,可塑性小。而同样是根艺,树根雕就大不相同了,树根品种多,纹理结构丰富,变化多端,可塑性大。

  可这一步如何迈?那可不是找个根材,下些功夫,雕刻一番那么简单。他清楚地记得,前些年,自己曾拿两件根艺作品,一件竹根雕,一件树根雕去参展,结果两件均获得金奖。这时一位参展的同行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兄,你就搞竹根雕吧,树根雕让给我们搞吧。”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了。

  果真,张德和在后来的10多年时间里,“不敢越雷池一步”,在竹根雕的世界里挥凿舞刀,雕出一个新世界。他在圈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有作品获奖。他突破了传统的单体作品的模式,创作的《茅屋·秋风》引入了竹根组合的理念,将三块竹根分别雕刻,最后拼组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获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赛惟一金奖。

  后来,他还是把同行讲过的话,告诉了自己所敬仰的中国美院教授杨成寅。杨教授是位有个性的学者,他直截了当地对张德和说:“你能搞什么就搞什么,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

  杨教授的话,给了他巨大的鼓舞。近几年,他一边建造自己的艺术馆,一边摆弄起树根雕来。原有的积累,加上树根的丰富性,让张德和找到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他说,现在雕的东西不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更多的是体现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他的仕女、文人士大夫等题材的作品,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根材的自然形状和纹理,雕刻的成分并不多,却充分表达了艺术语言,突出了神韵、意境和审美特征,把工艺和自然完美地融合起来,趣味十足。

  《澹泊》是张德和比较满意的树根雕作品,表现大文豪苏东坡满腹经纶、虚怀若谷的神情。人物只是简单地雕出面部表情和高耸的布帽,那飘逸的长髯巧妙地与粗布长袍交融在一起,犹如飞瀑顺流而下。腰部凸起的剑柄,打破了垂直纹理的单调,更显浑然天成。《澹泊》和树根雕《玉立》同获第三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金奖。此外,树根雕作品《大智》、《大地》、《超然》等均获各类国内国际展金奖。

  从竹根雕向树根雕拓展的张德和实现了两个领域的并驾齐驱。他说,这几年树根雕作品获金奖的反而比竹根雕多了,德和根艺馆展出的100多件作品中,树根雕反而占了多数。从单纯的竹根雕创作,到如今在竹根雕、树根雕创作的双领域成绩斐然,张德和靠外向拓展和内向聚敛,实现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完美转身。德和根艺馆里专门辟有竹根雕和树根雕的不同展区,漫步其间,仿佛让人看到一对根艺姐妹,光彩照人,同放异彩,魅力无穷。他充满自信地说:“将来我还会回来的,到时的竹根雕可能会是另一种思路。”

  雕与不雕间

  蓄着小胡子、留着长发的张德和,给人一种艺术家的感觉。他带我参观时,详解每件作品的艺术特点、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有几次,他独自快步走在前头,嘴里哼着只有他自己才能听清的小调,旁若无人地向前走去。

  根艺界有句名言:“七分天成,三分人工”。意思是说在创作中要尊重自然形态,顺势而作,巧妙施雕,人工的成分尽量减少,最后达到天然成趣的境地。可是很多人都把它当作成法去套用,如果把这句话看作一个规矩,张德和可算是既遵从又反对的代表了。他认为根艺创作必须因材而定,不能生搬硬套。他说:“学艺离不开学法,但得法后尚需懂得随机应变,从中总结经验,然后自立新法,立后再破,破后再立,永无休止。”

  最初雕工艺品,后来搞竹根雕艺术创作,后又转向树根雕,张德和似乎沿着一条“破”和“立”,“立”和“破”的循环往复的路子走来。他解释说:“法只是艺术的方法和手段,而道是艺术的根本规律,法是相对固定的,道是无限变化的。就根雕艺术而言,法的功夫在雕内,道的功夫在雕外,若执著于法,必违背于道,所以师法必须贯道。法不贯道,法是死法;法若贯道,其法常活。”

  他把根雕看作是“戴着镣铐跳舞”,材料决定着创作题材,形状适合什么就创作什么,与书画不同,不能主题先行。尽管可以人为加工,但一刀一式都不可贸然行之。往往一件作品的构思时间要远远长于雕刻的过程,他把这比作“心雕”。面对一个枯朽的根材,他首先从一定的高度去审视、想像、确定主题,然后在心中将每个细节考虑进去,反复推敲,精心取舍。如果是人物,更要审视材料的形状、纹理、色泽、疤节等,将脑海中的形象尽可能地去贴近“自然”。每件作品都要从头考虑到脚,气韵贯通,而这种揣摩、取舍、推敲的步骤就是“心雕”。一旦成熟,好似扎银针,“一针中穴,全身皆麻”。

  “心雕”的过程,无异于一个痛苦的历程,经常折磨得张德和茶饭不香,有时达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作品《不朽》是他从一家根雕厂门口捡来的废料雕成的。当时捡回三个竹根,另外两个他很快雕成苏武和钟馗,拿出去参展都得了刘开渠奖银奖。剩下一块腐烂、有疤痕和残缺的材料,他一时想不好,便放在案头。做其他活儿时,每天看着。徒弟劝他,有那么多好料,干嘛留这个废料呢?扔掉算了。张德和还是一如既往地每天瞟上几眼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转眼两年过去了,竹根渐渐开始变色,灰尘也落了一层又一层。这期间有好多作品雕刻出来,拿出去参展获了大奖,而那块废料还静静地躺在案头。

  终于有一天,火候到了,“心雕”的大餐该出炉了。当时正赶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他从电视中受到启发,脑海中闪出一个轮廓。竹根的尖端恰似头盔,压扁的部分不就是战士受伤的半边脸吗?疤痕分明是伤口,一个阵亡将士的形象立刻浮现在眼前。一块压了自己两年多的材料,马上在脑海中清晰起来。他抓住灵感,挥刀下凿,一气呵成,竹根雕《不朽》在煎熬了两年后终于诞生。他说取这名字寓意有三:一是竹子不朽;二是阵亡将士精神不朽;三是希望作品不朽。有专家对作品评价道:“有古希腊的悲剧味道,很壮美,震撼人心。”

  平时,我们很难看到张德和构思和创作的状态。一段浙江卫视的视频给我们展示了他雕《出水芙蓉》时的画面,只见他端详半天一块遒劲扭曲的香柏树根,翻过来调过去地看,一脸沉思的神情。一会儿,他拿起工具,成竹在胸地尽情挥洒,随着工具的移动,碎屑纷纷落下,经一番凿、铲、修后,人物脸部轮廓显现出来,整个“开脸”的过程显得痛快淋漓。

  只有初中文化的张德和信奉老庄哲学,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他平时喜欢写诗,以此来抒发胸臆,启迪思维。对根艺创作,张德和提出“雕而不雕,不雕而雕”的理论,深得业界肯定。

  他认为:“所谓雕而不雕,就是雕刻时要尊重自然,但求神似,不拘泥表面的形似,雕与不雕之间要过渡自然,彼此和谐,浑然天成。”不雕而雕,是说某些作品虽未动刀,但由于经过艺术家的丰富想像,精妙构思,苦心经营,已经形神俱存,情理兼备,气脉通达,意趣盎然。也就是要经过“心雕”的过程。

  单就竹根或树根而言,其本身不一定美,有的甚至是丑的,只有当它的自然形状与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创作思想相契合时,才会产生特殊的美。

  张德和的根艺作品大多是经历了这样的雕与不雕的哲学思考,实现了巧材、巧思和巧雕的过程。雕的意向在他脑海中也在演变,最早是工笔,后来是兼工带写,现在朝着写意、大写意发展。很像一个成功的画家所走过的路:开始为具象,后来是意象,再后来是抽象。他的脑中始终绷着一根弦,靠近自然,工越来越少,艺术含量要越来越高。

  大师的“后艺术馆时代”

  在象山县城的东北角塔山文化遗址旁,一幢青瓦白墙、马头墙高翘的三层楼建筑便是新落成的德和根艺馆。这幢占地5亩多,由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总体设计的江南风格建筑,在湖光山色的映照下显得幽雅静谧。这是在象山县政府划拨土地,并在贴息贷款500万元的基础上,张德和投资700万元建成的一座私人艺术馆。也是他告别原有的拥挤不堪的三层小楼“德和堂”后建成的现代化艺术馆。

  5年时间里,张德和与夫人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从筹款,到土建,到装修,他吃住在工地,一个原本每日琢磨艺术形象的大师,瞬间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工头”。德和艺术馆的最初开业是2006年10月,是为赶在开渔节期间接待四方宾客,显得有些匆忙。后来,他感到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要求,今年他又重新改造装修,完善和强化了各类功能,拓展了展出区域后又重新开业。尽管建馆很忙,可他的思考却没有停歇,每成熟一个,他也会操起雕刀,忙里偷闲地雕上一阵子。几年间,他挤时间创作了不少树根雕作品,许多还获得了大奖。不过,他还是说:“我这几年,最大的作品就是这座艺术馆。”

  德和根艺馆分“竹韵”、“木魂”、“根趣”、“屐痕”、“竞秀”、“鉴古”六个展区。里面展出德和大师多年创作的精品佳作120余件,绝大部分获过金银等大奖。展览的文字部分都出自张德和之手,其中篇首《奇根叙》,读来颇有新意:“我是天地的儿子,贫瘠造就我本质,苦难磨砺我意志,风雨锤炼我性格,岁月雕琢我模样。我粗拙,但懂得自尊自爱;我平庸,却从不自暴自弃。我的形象在雾中,靠灵魂的眼睛去发现,我的语言在梦里,由思想的耳朵去倾听,我的生命在腕底,用情感的雕刀去创造,我的理想在天际,凭智慧的翅膀去追逐。”

  搞根艺是否会毁树木呢?张德和说:“现在生长的树木我们是不用的,全部用枯树根。我们开创的是一项‘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事业。”

  他曾花3个月时间远赴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搜集枯枝废根,一次进回6集装箱根材,为今后创作准备充足的原料。秦岭南盛产香柏,是根雕的理想原料,他去收购时,当地的林业局长请他吃饭,并对他说:“你把森林垃圾通过加工变成艺术品,变废为宝,既给我们当地山农增加了收入,又创出了品牌。”

  2008年暑期,首届浙江省高级根艺班在德和艺术馆开课,来自全省的34名根雕爱好者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学习,根艺班上有4名教授、6名大师授课、现场制作。有意思的是,张德和既是象山竹根雕艺术的开拓者,同是还是该项技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德和根艺馆也被确定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开馆三年来,已接待社会各界参观者5万余人。一项技艺,在他手上创造,还要在他手上发展传承下去。

  著名学者余秋雨参观德和根艺馆后评价道:“张德和的作品具有国际大师的风范,每件作品都是一首诗。”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对张德和说:“我看过很多根雕和民间艺术,你是我看到的最好的。艺术最怕匠气,你的作品脱离了匠气,而且很有文化内涵。”

  青瓦粉墙的德和根艺馆如同一块满载艺术符号的飞毯,悄无声息地飘落在塔山东谷湖旁,给这里增添了几分艺术的装点,如果把它和这个时代联系起来,它将使转身后的张德和迎来一个“后艺术馆时代”。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