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苏步青教授的信激励他在数学王国里探索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8-12-10 14:01:17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30件难忘的个人物品(23)

  物品介绍

  家住北仑的施文虎大伯一直珍藏着一封信,那是著名数学家、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教授1979年写给施文虎的儿子施展的。当时12岁的施展在镇海中学读高中,偏课严重的他感到很苦恼,于是给苏步青教授写了一封信,没想到收到了这封回信。信封和信纸上都印着“复旦大学”,信封左下方是“苏步青”三个字,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接到二月七日来信,知道你被破格录取为镇海中学高一理科班学生,非常高兴。你努力学习,补上初中课程,今天能够得到优秀的考试成绩,使我感到钦佩。古人说过‘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就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学问则是要发展的,决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希望你在老师直接教导下,德智体全面发展,把自己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接班人,将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

  有趣的是,苏步青教授出现了一个笔误,他写的日期为“1978.2.10”,而施文虎说,那时应该是1979年。

  物主感言

  这封信可以说是鼓励我儿子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一位著名数学家,一位大学校长,给一个小孩子回了信,这充分说明了苏教授的人格魅力。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施展才在学术上有了一个个成果。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社会上学知识、学文化的氛围很好,国家又打开了出国留学的大门,施展才有机会到国外进修、学习。

  11岁成为镇海中学高中生

  施展出生在1967年。施文虎和妻子当时都是白峰一所小学的民办教师,他是教数学的。施展还不到3周岁,就显露了数学天分。有一次施文虎和妻子在做汤团,小施展在一边看着,突然说道:“已经做好27个了,再做3个,我们每人能吃10个。”这让他的父母大为惊讶。

  上小学后,施展经常在放学后留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听父亲给高年级学生补课,往往高年级的学生还没掌握,他已经听懂了。“有时候我忙,就让施展给高年级的同学补课,他居然讲得头头是道!”施文虎说,儿子上二年级时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已经超过了他。从五年级开始,施展自学几何、代数,有时遇到的疑问连当地的初中数学老师也解答不了,于是施文虎每周一次骑自行车15公里,到郭巨中学请教数学老师。

  1978年,施展小学毕业,当时他已经自学完了初中的课程,施文虎有了让儿子跳级读高中的念头。镇海中学专门派老师对施展进行了测试,施展很轻松地就过关了,测试题中有一道当年的高考数学题,他解这道题也才花了20几分钟时间。就这样,11岁的施展成了镇海中学高一(四)班的一名高中生。

  苏步青教授给他回了信

  上了高中,施展有些不适应。数学难不倒他,但对其他课程他有些迷惘,几次考试下来,语文、英语等几门课的成绩很不理想。施展想到了给苏步青教授写信。苏步青教授时任复旦大学校长,是著名数学家,对数学偏爱有加的施展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1979年2月,施展给苏步青教授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光学数理化行不行。

  写信的事施展没有告诉任何人。几天以后,苏步青教授的回信寄到了学校,全校都轰动了。在信里,苏步青教授鼓励施展继续努力,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

  “施展是2月7日写的信,苏教授2月10日就回了信。身为大学校长,苏教授一定很忙,但他这么关心一个孩子,我们实在没想到,也非常感动。”施文虎说,苏步青教授的回信大大激励了施展,他学习更加刻苦,不久语文、英语等课程的成绩都赶了上去。

  两年高中学业完成后,13岁的施展以高分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数学系。大学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1986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到法国居里大学学习的机会。

  攻克国际数学难题

  在居里大学,施展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硕士课程,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在撰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导师给了他一个难题,那是一个自1962年提出后世界上一直无人能解的概率论难题。谁都没想到,在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以后,施展写出了论文《关于布朗运动大数学模型》,一举攻克了这个难题,震惊了国际数学界。那一年,施展才21岁。

  取得博士学位后,施展到英国伦敦做了两年博士后工作。他和英国导师在概率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按他们的研究结果推测东京和伦敦的股市,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96%!国际数学界再一次被震惊了。

  1996年,施展提出了教授资格和博士生导师资格的申请。按照法国的规定,申请者要交10篇高质量的论文,而当时施展发表的一流论文已达24篇。不久,他就被正式批准具有教授资格和博士生导师资格。31岁那年,他又以46篇国际一流论文、4篇国际顶级论文的成绩,击退5名竞争者,取得了居里大学教授的职位。

  目前,施展已经发表国际一流论文50多篇、顶级论文7篇,并且是国际顶级数学论文的审稿人。“他出国前把当年苏教授的信交给我保管。他每次回北仑,总会说起这封信,说苏教授的鼓励他一直记在心头。”施文虎告诉记者。

  取得更大成就回来报效祖国

  对施展这样的人才来说,要取得法国国籍并不难,但他至今保留着中国国籍。“他出国前,我们给了他一包泥土,送给他‘宁恋本乡一撮土,别贪他乡万两银’两句话。这包土他还留着,这两句话他还记着。”施文虎说,虽然没有定下时间表,但施展一直说,他想利用国外相对优越的学术条件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回来报效祖国。

  每年回国,下飞机后施展总是坐公交车回家,换上妈妈给他缝的短裤汗衫,一张口就是白峰的乡音!今年4月回国时,他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讲了一个多月的课。

  相关链接

  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建了少年班,其目的是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才,推动中国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

  3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总计1220人,已毕业1027人,其中935人考取研究生,占91%。前16届毕业生(1983—1998年)共590人,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约20%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有93人拥有国内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国外终身教职,许多人已成为国际著名科学家;有超过70%的少年班毕业生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

  1978年,宁波八中高一学生郑勤成为首名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的宁波学生。1980年,镇海中学的施展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此后,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的宁波学生还有王善祥、苏淑芳、俞燕等多人。(记者 李锋 通讯员 赵晓雷)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