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袁韵)11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这一数字释放了什么信号?明年CPI走势如何?新华网记者电话连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信达证券研究所所长吕立新,请两位专家解析CPI最新数据。
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地表示,CPI大幅下降在意料之中。刘尚希说,今年以来宏观调控措施得力,上半年担心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CPI数据近几个月来一路走低。
但是,2.4%的数字也让两位专家对我国经济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这个数据反映出我国经济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的势头。刘尚希预言,明年CPI还将进一步回落,全年CPI可能会低于5%。不过由于目前政府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对CPI会产生什么影响还有待观察。
对于老百姓来说,CPI下降意味着消费品、生活用品价格降低,生活成本下降,这在一定时期内对老百姓是好事。但是,吕立新认为,长远来看CPI下降意味着消费疲软,消费疲软相应带来的是就业机会减少、百姓收入减少等问题,社会消费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刘尚希分析认为,CPI下降对生产者来说是利弊兼有。PPI大幅下降,生产成本降低,但是CPI下降意味着购买力也在下降,产品销售因此也会受到影响。不过,如果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到位,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情况就会好转。
两位专家均表示,CPI保持在2%-3%是最理想的状态。他们说,理想的状态是物价适度上涨,社会保持适当的需求,达到一个基本平衡的状态。目前2.4%是比较合适的,如果能保持在这个水平对经济长期发展而言会比较好。
对于中央采取的各种刺激经济增长政策,两位专家均表示,这些政策涉及到消费、出口、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通过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家电下乡等举措拉动内需,都是比较好的,但是这些措施必须要落实到位并长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