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市公管处稽查支队张宁东:打黑形势严峻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12-15 07:42:34

  ——城区“黑车”调查(上篇)

邱隘停车场内停满了被依法查扣的“黑车”。(记者 余建文 摄)

公管和公安部门联合打击“黑车”,检查嫌疑车辆。 (记者 余建文 摄)

  本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赵 欣

  街边,一辆小面包车或“普桑”悄然滑到你身边,司机摇下车窗,探出头来:“朋友,车子乘吧?价钱便宜哩。”不知从何时起,无证营运的“黑车”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周围,正常的交运秩序被打乱了。有人称它为“城市之螨”,挥之难去。“黑车”为何能在夹缝中生存,该采取怎样的管理、打击措施,遏制“黑车”蔓延?记者通过近一个月的调查,试图解开城区“黑车”营运的迷局。

  “打黑”形势严峻

  “你看,停车场右边是出租车,中间是‘货的’,靠里那排基本是‘黑车’。”市公管处稽查支队海曙大队张宁东大队长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指给记者看。从支队设在客运中心站的管理站阳台望出去,停车场一览无余,几名拉客的“黄牛”在附近来回走动,寻找“目标”。张大队长说,白天还好,到了晚上,客流疏散不出去,“黑车”就活跃起来了。果不其然。12月9日晚上8时过后,随着外地大巴车陆续到站下客,“黑车”、“摩的”和“黄牛”都来劲了。很多客人在寒风中搭不到出租车,而公交车又等不及,只好光顾“黑车”。

  城区到底有多少辆“黑车”,难以统计,主要集中在中心站、南站、北站等客源集散地和城乡接合部。到今年11月底,稽查支队共开展各类专项行动30余次,查获“黑车”650多辆,其中一多半来源于中心站区域。据了解,近两三年来,公管部门查获的“黑车”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战绩”背后,凸显“黑车”营运压力难减。

  艰苦的“猫鼠游戏”

  11月29日晚上7时,稽查队员小沈和同事们来到江北常洪隧道,与民警一起设卡检查“黑车”。与此同时,大朱家等检查点也开始行动。“这一晚共抓了7辆‘黑车’。”稽查支队机动大队李强大队长说。上月底,公管部门和警方联合开展“天网三号”行动,首次利用交通治安分局的出租车检查点查“黑车”。李强说,以往都在车站周边“打黑”,那些“黑车”都认得我们了,要改一下打击策略。“黑车”不做生意时,就是普通的私家车,奈何它不得。据说,每个稽查队员的长相,甚至稽查队的车牌号,都被“黑车”司机熟记于心。记者曾和着便装的稽查队员小赵到南站广场查看,没多久小赵就被几个“黄牛”认出,他们骂道:“脱了‘皮’也认得你!”

  “黑车”不动,就没法出手,“打黑”往往形同一场“猫鼠游戏”。记者随公管部门在中心站广场“打黑”,为了抓一辆“黑车”,窝在稽查车上黑漆漆守候了1个多小时。为逃脱处罚,有些“黑车”强行冲卡,驾车逃逸,完全不顾自身和乘客的安全。有辆“黑车”从南站疯狂逃逸,最后冲到鼓楼,撞到了道路护栏上。而“打黑”中,稽查队员遭遇“黑车”司机和“黄牛”的围攻谩骂、殴打,屡屡发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今年7月上旬,队员小吴在执法中,被一名镇海的“黑车”司机挟持并刺伤。此前,机场管理站的一名队员也被“黄牛”刺伤手臂。李强告诉记者,“黑车”被抓后,有的司机就偷偷跟到执法队员的家里,上门去闹。

  取证:乘客配合很关键

  “打黑”难,还难在取证。只有确认有交易,“黑车”营运才能成立。然而,因为乘客不配合,甚至与“黑车”串通,致使执法部门无法定案。“现在‘黑车’越来越精了,上车后和乘客互通姓名,以应付检查。”张宁东告诉记者。上周,稽查支队在中心站查到一辆从北仑开来的车,司机和乘客都能报出对方的姓,说彼此是朋友,最后细问乘客搭乘大巴车准备到何处去,两人回答南辕北辙,这才肯定是搭乘了“黑车”,司机事先和乘客“通了气”。有的“黑车”和乘客是老乡关系,或住在同一个村里,要取证就更难了。此外,在“黑车”被查获后,有的乘客怕惹上麻烦,或借口没时间帮忙做笔录,转身走了。张宁东说,没有一个“黑车”司机会承认搞无证营运,要是没有了乘客的证据,管理部门的努力就白费了。

  今年夏天起,市公管处和公安部门摸索实行联合执法,尝试破解以往“管车的管不了人、管人的管不了车”的执法难题。新一轮“打黑”较量,才刚刚开始。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