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中外金融专家:中国启动内需应把教育医疗和社保作为投入重点
稿源: 新华网  | 2008-12-15 20:28:00

  新华网南京12月15日电(记者邓华宁 蔡玉高)中外金融专家在14-15日在南京召开的“2008国际金融市场年会”上表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启动内需的重点应该放在教育、医疗和社保领域,这样不仅能够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也能让普通人花钱没有后顾之忧。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帝芬·罗奇表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应该把增长的动力从投资转向个人的内部消费。中国在三年前已经把养老金、失业保险等纳入十一五规划,并称之为未雨绸缪式的家庭储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降低出口依赖。但是中国的社会保障网络还不健全,比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等,只要这种情况不改变,普通人就会继续把钱存起来,不把这个未雨绸缪的储蓄减下来,刺激内需就会停滞不前。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高坚表示,总结中国的问题主要是两个结构转变问题:一个是出口导向战略要向国内消费为主这个战略转移。另一个是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转移,现在政策的调整,不仅要救急,解决眼下的问题,也要从两个结构性的问题去着眼。

  “我们多年重视教育和创新,但是财政用于教育的钱还是太少。中国启动内需的钱应该在教育上多花一些。”高坚说,中国的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发展到第三产业,中国原来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劳动力廉价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好的教育,只能纯劳动。第三产业除了保姆、民工,更多的是教育密集型的,比如通讯、交通、商业、物流等行业,都需要比较高的劳动力;第三产业的高端是金融业、会展业、律师业、咨询业,这些行业中需要非常有教育、有素质的人。钱投到这部分,这方面的附加值就大大提高。第三产业是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增加五倍的就业。

  摩根大通亚洲区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主管龚方雄表示,中国启动内需的钱应该多用在基础建设、基础架构和社会福利架构上。没有结构变革,消费就不会上升,这会带来长期的问题。

  “2008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年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等知名金融机构以及国内金融业专家、学者、高管共400多人,围绕全球金融体系、货币体系、市场秩序的调整变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

 

【编辑:夏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