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波,给以外贸和制造为主的中国不少企业带来了阵阵寒意。总部位于浙江的利时集团却未雨绸缪,练就了一套应对“寒流”的“保暖术”!截至今年11月,利时集团塑料大王的地位依旧稳固,已实现销售额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
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认为,危机总是“危”与“机”的并存体,而应对“经济寒冬”的信心就来自未雨绸缪。
——审时度势、降低成本。从去年开始,人民币升值、国内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是制造业增加成本、降低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对企业出口业务的影响,他们科学地预测走势,锁定汇率、提前对出口产品进行定价,实现90%的原材料进口,不仅降低采购成本10%,而且提升了产品质量。
——技术创新,提升附加值。利时集团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今年年初以来,利时投入研发经费1000余万元,开发出大批高附加值产品,平均每天有3-4个新产品面世,深受客户欢迎。
——进军商贸、转危为机。2006年11月,利时集团全资控股新江厦股份和新江厦连锁超市,全面进军商贸流通领域,并将主攻市场锁定为县乡农村。目前以农村市场为主的新江厦连锁超市公司已是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试点企业。正是凭着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利时实现了现金流的通畅,弥补了制造业的不足,保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证明,这种科学发展的意识转得越早,得益就越多。为此,他们将传统制造业的经济形势之“危”,化作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之“机”。在占用土地等资源不变的情况下,集团通过技术研发,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据新华社杭州12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