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两类学生互相融合钟公庙中心小学想出不少点子
徐雨、陈梦婷和她们的妈妈一起在田里劳动。
前天一大早,家住鄞州中心区的钟公庙中心小学204班学生徐雨就被妈妈送到了同班同学陈梦婷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家,在陈梦婷家住了一晚上,昨天下午才回自己家。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钟公庙中心小学有20多名同学是在自己同班同学家中度过的,每对共度双休日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个是本地人,一个是外地人。
一份问卷调查触动了老师的心
钟公庙中心小学目前共有学生1153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504名,占学生总数的44﹪。年级越低,外地学生越多,一年级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60%。
据钟公庙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俞彩霞介绍,近几年,该校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对于本地孩子,外地孩子的家长对教育的投入更功利,在家中督促孩子学习多以训斥为主,孩子在家中感到有压力;在学校里,外地孩子不同程度地受到本地学生的歧视,也感到有压力。去年上半年,钟公庙中心小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部分外来工子女对自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消极评价,认为自己能力不强,学习不好。除了一小部分品学兼优的外来工子女拥有本地生伙伴外,大部分外来工子女都更多地跟同类呆在一起。在日常相处中,本地孩子和外地孩子还有着不同程度的互相排斥和抵制行为。
为此,该校提出了“外来工子女与本地生和合教育”的理念,并很快付诸行动。
本地孩子和外地孩子互换家庭
这一“和合教育”先从修改学校规章制度开始。该校加大了对教师实施公平教育的考核力度,将教师对两类学生的一视同仁和对外来工子女的特殊关爱列入考核范围。学校还在各项制度上向外来工子女倾斜,规定各班严格按照外地和本地学生比例配置小干部,并在各类先进推荐中适当倾向于外来工子女。
今年5月,学校开展了“寻找另一个家”活动,要求本地孩子和外地孩子结对,每周到一方家里共同生活一两天。如今已有20余对家庭报名参加这一活动。
昨天,记者来到了第一个报名参加“寻找另一个家”活动的204班学生陈梦婷的家,陈梦婷正和同学徐雨一起在附近的田里挖菜,两人的妈妈也和她们在一起劳动。徐雨的妈妈是一家社区医院的医生,爸爸在船务公司工作,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陈梦婷的父母都是温岭人,租住在钟公庙街道已经多年,以加工大米为生。
从今年5月开始,绝大多数双休日,两个孩子都在一起,有时在徐雨家,有时在陈梦婷家,两人同吃同睡。徐雨的妈妈说:“以前徐雨从不做家务,到陈梦婷家去了几次后,就开始做家务了,因为她看到陈梦婷在做家务。”陈梦婷的妈妈则说:“陈梦婷有个姐姐,姐姐总是让着她,所以她有些霸道,现在跟文静的徐雨相处一些时间后,慢慢变得善解人意了。”两位妈妈还说,现在她俩也成了好朋友。
校园里成立了同乡会
在钟公庙中心小学的走廊里,宣传窗被分成了几个板块,分给了不同的同乡会。
“要实现外来工子女与本地生平等交往,关键在于改变外来工子女普遍自卑和本地生过度自傲的心理。而这两类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户籍。”俞彩霞老师这样解释学校成立同乡会的初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钟公庙中心小学按照户籍,在校园内成立了各个同乡会,邀请家长担任同乡会会长,定期开展活动,并寻找家乡的名人、名景、名小吃等介绍给学生。很多外地学生发现,自己的家乡是如此美丽。一名安徽籍学生逢人便自豪地说:“你知道包公吗?那可是我老乡!”其他同学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在一系列“走近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家乡而自豪”的活动中,不但外地孩子不再自卑,本地孩子也纷纷爱上了他们原来并不熟悉的地方,喜欢上了那些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