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余姚市阳明街道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研讨会,研讨的对象是街道辖区内群立村的《群立报》。《群立报》是群立村的一张墙报,每月一期,到现在已经风雨无阻地出版了37年,在村里拥有了一大帮忠实读者。
墙报坚持办了37年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群立村,最新一期即第403期《群立报》已经贴在了墙报栏里。墙报虽小,可内容却很丰富:有记述改革开放30周年来群立村变化的《改革开放群立巨变》,有呼吁外来务工人员共建和谐村的《给外来务工人员的几句心里话》,有《冬季防火注意事项》,也有村里的《一句话新闻》。村党支部书记宋志林告诉记者,《群立报》看似不起眼,可村里好多人是看着墙报长大的。
《群立报》在村里拥有一大帮忠实读者,在墙报栏旁边开小店的杨淑再大妈就是其中一位。“内容很丰富,很适合我们农民看!”杨大妈最喜欢看的是村新闻,她说每月一过20日,她就会去看墙报更新了没有。前不久,村里给墙报栏做了个有机玻璃罩。“其实,墙报贴一个月都不会破,有顽皮的孩子在上面涂画,马上就会有大人来阻止,因为大家都爱看!”宋志林说。
“宋总编”很有成就感
说起《群立报》,首先要说的是65岁的宋世长,村民都叫他“宋总编”。1969年,村里的两名知青办起了一月一次的墙报,受到了村民的喜爱。1972年,两名知青回城后,宋世长就接过了办墙报的任务,这一编就编了30多年。
宋世长是“宁波走书”的传人,编词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把自己的特长用到了编墙报上。“墙报不能直接抄报纸,有些村民文化程度低,所以我会用最通俗的语言把文章改一下!”宋世长的脑海里时时刻刻想着墙报。“我看电视、看报纸,和村民聊天,第一个念头就是内容适合不适合墙报!”一般前半个月,老宋忙于搜集资料,包括看报、查资料、到村委员和村民那里“找新闻”,然后花两到三天时间定稿抄稿,一般每月20日左右,新一期的墙报就会出现在群联、蔚秀两个自然村了。
几年前,老宋家搬去了城区的新村,但墙报的事他依旧没落下。“看着村民围在那里看,我非常有成就感!”老宋说,很多墙报资料他都留着,还经常拿出来翻翻。“自己很有感触。小小墙报,记载了我们村改革开放30年来的诸多变化!当年我们村一穷二白,现在已经是市级文明村了。”
把墙报打造成文化品牌
一张村级墙报为什么能坚持办37年?为什么拥有大批忠实读者?昨天的研讨会上,专家和村民们纷纷发言。宋世长自己总结,因为墙报的内容是村民爱看的内容,讲的是村民身边发生的事情。
村党支部书记宋志林说,墙报对于倡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我们村里有一位好媳妇,几年前老宋从村老年协会了解到线索后,写成文章登在墙报上,反响非常大,村里尊老爱幼的风气更浓了!”
阳明街道主任龚宁代表街道向老宋颁了一面锦旗,上写“弘扬时代新风,共建和谐新村”两行大字。龚宁表示,街道要把《群立报》打造成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研讨会后,阳明街道交给了老宋一个任务:尽快为自己找一个年轻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