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奉献源自"爱"--宁波重点工程建设者风采录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12-31 07:51:31

  

  在昨日象山港公路大桥及连接线开工仪式上,周边群众翘首企盼。  (胡建华 摄)

  【前 言】

  近年,我市重点工程建设突飞猛进。即将过去的2008年,我市共安排重点工程126项,计划年度完成投资408亿元。其中投产项目21项、续建项目53项、新开工项目52项。无论项目数量、完成投资额,还是项目推进要求均为历史最高,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的建设者不辱使命,现在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超额完成年度计划15.2%!

  在一项项重点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的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他们无私的奉献,源于他们对事业的爱,因为在他们眼里,重点工程建设,是造福城市、造福市民的事业。

  张松达:

  大运河上的架桥人

  2006年年初,张松达临危受命,出任杭甬运河余姚段城区四桥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

  这是一个已经进入倒计时的省、市重点工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要把原来运河上的四座桥梁拆除,架起四条适合运河通航能力的通道,否则,杭甬运河宁波段2007年年底通航的计划就要“泡汤”。

  在很多人眼中,张松达揽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座市政桥梁建设,从方案设计到组织施工,没有一年多时间拿不下来,何况四座桥梁同步进行?更让人捏把汗的是,四桥位于余姚市中心,涉及到5万平方米的房屋拆迁。四桥还是余姚南北交通的“门户”,稍有不慎,整个城市交通就会陷入瘫痪。

  “牵涉面太广了,余姚市有关部门甚至做了预案,不得已时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上班。”对于面临的形势,张松达比谁都看得清楚,但是他更清楚四桥工程的“分量”:“杭甬运河两年全线通航,决不能卡在我们余姚!”

  设计优化、拆迁政策制定、城区交通组织……在张松达的牵头组织下,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那段时间,张松达没日没夜地扑在指挥部,颈椎病犯了,颈项不能自然活动,不能看设计图,他就让身子跟着脖子转;女儿面临高考,他也没有放下工作,哪怕抽点时间辅导一下功课。

  在张松达和指挥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原来的四桥方案改为三桥一隧,顺利通过评审;在张松达的努力和督促下,最良桥和新西门桥的设计优化和东旱门过江隧道的设计仅用了3个月时间,而按常规,起码得花半年时间。

  1个月,征迁地块房屋调查完成,相关政策编制确定,拆迁政策处理启动。8个月,5万平方米245户的房屋拆迁任务完成,17家单位的3500米管线顺利迁移,为四桥改建无障碍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张松达不辱使命!他的团队交出了一张张出色的成绩单,一次次地刷新着四桥指挥部的纪录。一个新的词汇开始在余姚传开——“四桥速度”。

  “大家看到的是‘四桥速度’,但是支撑‘四桥速度’的是我们坚守的‘和谐四桥’理念。”张松达说,没有这种和谐建设理念,就没有速度。

  工程建设两年间,指挥部接待了1200多人次的群众来访,刚开始是拆迁户,反映经济补偿问题,有些是工地附近的居民,反映市中心施工噪声大、保洁难。对于这些群众,张松达给指挥部定了个“三不准、三及时”的规矩:不准回避、不准推诿、不准粗暴,及时答复、及时沟通、及时处理。

  所有的矛盾都在指挥部解决,所有的情绪都在指挥部化解,两年里,四桥工程没有发生一起群众越级上访。

  随着工程的推进,指挥部还在接待群众来访。夏天,老百姓送来瓜果、冷饮;端午节,附近居民送来自己包的亲情粽子。一位居民连续两次自费给施工人员送来几十箱矿泉水。“我们全国各地做工程,从来没碰到过这种事。”中铁十三局一位施工人员感慨万分地说。

  四桥工程如期完工,杭甬运河全线通航。站在新建成的最良桥上,身边是南来北往穿梭的车辆,桥下是静静流淌的运河水,远处传来轮船长长的汽笛声,张松达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占国:

  五项第一的创造者

  投产以来,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考察的同行。“这么小一块土地上,摆下这么大一个钢铁厂,真是个奇迹。”这是客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按照土地投入和产出比来算,宁波钢铁公司每产出一吨钢铁,平均占地只有0.39平方米。在钢铁行业,这个数字足以让同行惊讶,因为台湾中钢公司的单位产出,其占地面积是0.51平方米,而台湾中钢一直被看作是全球技术最领先的钢铁企业之一。

  说到宁波钢铁创造的这个奇迹,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占国。翻开李占国的履历,钢铁冶金专业科班出身的他,毕业后一直从事技术工作,从普通技术员一直到设计院的院长,在钢铁冶金领域中浸淫二十多年,可谓权威专家。

  正是这位专家,在宁波钢铁公司重组之初,就大胆提出,宁钢不但要和上海宝钢比,还要与台湾中钢公司比。李占国具体制定了5个指标,分别是吨钢投资最省、占地面积最少、工艺布局最紧凑、人均劳动生产率最高及环保国内最好。

  在李占国的带领下,这些当初定下的目标,如今都一一实现了。宁波钢铁要上一套热轧设备,李占国亲自担任工程技术总负责人。为了压缩投资,李占国找来了国内最优秀的设计单位,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在摸透了设备的性能后,李占国大胆推出了一个国产化计划,除了一些无法替代的模块,其他部件尽可能用国产产品。

  “最后算下来,上这套热轧设备,从购买到安装成套,我们一共花了20亿元,而国内其他钢厂,一般要花40亿元左右。”作为项目总负责人,李占国一举为宁波钢铁省下了20亿元,而且,设备的性能一点没打折扣。

  宁波钢铁一直被行业内称为“最干净”的企业,这其中也离不开李占国的努力。在李占国的推动下,宁波钢铁成立了国内钢铁企业第一个环保中心,污染排放物能达到24小时监控。污染物排放的捕捉点也最多,同样是装除尘器,国家标准是低于每立方米100毫克,而宁波钢铁现在有实力向政府承诺低于每立方米30毫克。

  文江红:

  年轻的“谈判专家”

  高级经济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这诸多头衔的主人,竟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宁波工业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文江红。

  文江红在一年半时间里,主持完成了124个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工作,她被称为“谈判专家”;与此同时,她还承担了8次施工招标、两次监理招标、两次国际招标、32次材料招标。

  工业供水公司是一家新组建的企业。作为一个沿海缺水城市,宁波于2006年成立了工业供水公司,其初衷是将工业用水与生活供水分离,实现分质供水,以改善城市供水条件,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但是,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铺设长达75公里的管线,实现向市六区工业企业供水,是一件让人生畏的“苦差事”。年轻的工程管理专家文江红被举荐到这个岗位。“要处理的文件太多了,这中间稍有差错,将给企业、国家带来巨大损失。”文江红深知责任重大,但她还是给分管的综合管理部下达了两个硬指标:文件“零差错”、施工单位“零投诉”。

  标书制定、合同台账设立、合同履行督察……文江红以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引领着团队,将工程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并实现了当初“零差错”、“零投诉”的目标。所有合同、招标文件、对外业务流程严谨细致、丝丝入扣;合作的施工单位也心悦诚服,在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合力稳定推进工程建设。

  随着水厂建设的完工,发展用户成了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文江红发挥她“谈判专家”的特长,主动请缨,承担起公司的对外经营。在她的主持下,工业供水公司已经与多家工业用水大户达成了用水意向。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