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余姚
一张墙报"贴"了37年 成为余姚文化品牌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8-12-31 10:38:00

图为宋世长正在为村民宣讲墙报内容。(朱和风 摄)

  本报记者 王量迪 朱和风 余姚记者站 张 伟

  在余姚市阳明街道群立村,40岁以下的村民说起蔚秀小学旁的墙报《群立报》时,脸上就会露出欣喜的神色:我们是看着这墙报长大的。这不到3平方米的墙报用新闻术语来说,有贴近性,结合群立村的实际,如《改革开放群立巨变》、《给外来务工人员的几句心里话》、《冬季防火注意事项》……这几天,尽管冷风嗖嗖,但当用毛笔小楷誊写、飘着墨香的第403期《群立报》贴上墙报栏后,经过的村民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细细观看、点评……

  宋世长,手抄墙报30多个春秋

  说起《群立报》,村民们就会竖起拇指夸上一番今年已65岁的村民宋世长。1969年11月,村里委托两名下乡知青编写《群立报》的前身《蔚秀团支部专刊》时,他们看中了宋世长。当时宋世长已是当地有名的“宁波走书”传人,编词本是他的拿手好戏,而走南闯北的演出经历,更让他的肚里装下了许多村民想知道的新鲜事儿。可因家庭成分不好,他承担的工作只是协助办墙报,并被规定只能办事,不能抛头露面在村民面前“秀”。

  第二年,两名知青回城后,村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宋世长就从幕后转到台前,正式接过了办墙报的任务,从组稿、排版、抄写、美化,直到张贴,一月一期的墙报均由他一人担当。

  回忆当年的情景,老宋至今仍感慨万千。他说,接过办墙报的担子不到两年,还是因为家庭成分的问题,被责令离开墙报。后来在几位村干部的力挺下,他又回到了办报岗位。

  在采访中,群立村党支部书记宋志林说,《群立报》因村子变迁几度更名,但至今已走过了整整37年,编写墙报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其中宋世长负责编写的时间最长,已有30多年。

  小墙报,走进中央电视台

  37年来,《群立报》由于始终坚持实在、真实、亲民的方针,深受村民欢迎。前不久,村里还专门给墙报栏做了一个带不锈钢边框的有机玻璃罩,以防墙报遭风吹雨淋。

  我们在现场看到,《群立报》不讲究形式,更不追求豪华,只是办报人用毛笔小楷将选编好的内容抄写在3张长1米、宽80厘米的普通纸上,一式两份,分别张贴在浒塘、朗厦两个自然村村中固定的墙壁上。

  “老宋每天除了睡觉,满脑子想的就是办墙报了。”一些村民告诉我们,一般前半个月,他都忙于搜集资料,包括看电视、看报纸,与村民聊天“找新闻”,然后戴上老花镜,花上二三天时间编稿并完成誊写,一般每月20日左右,新一期的墙报就会出现在村民眼前。在内容上,考虑到一些年老的村民文化程度较低,老宋就运用说走书的特长,以最通俗的语言,把新闻编成“三句半”、“快板”和“顺口溜”。

  群立村办墙报的事,很快引起了各方的关注。1989年,《余姚日报》率先刊发了一篇题为《蔚秀村十七年坚持办村墙报》的报道。此后,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十多家新闻媒体,多次对《群立报》进行了宣传报道。

  小墙报,当地的文化品牌

  一张村级墙报为何能够风雨无阻地办了37年?前不久,余姚市阳明街道为此专门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和村民对群立村的《群立报》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研讨中,与会专家和村民认为,这张墙报对村民来讲是个领市面的好地方,是一个信息台;对村干部而言,则是一个了解民意的窗口,可以说,《群立报》是一座联系村干部与村民的无形桥梁。而最关键的是,通过墙报的正面宣传和教育,对于倡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会上,阳明街道办事处主任龚宁代表街道,向宋世长颁发了一面上书“弘扬时代新风,共建和谐新村”两行大字的锦旗,并承诺将赠送一台电脑,以帮助老宋及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资讯。街道已决定今后将全力帮助《群立报》打造成当地的一块民间文化品牌。

  宋世长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坦言,30多年来,为把《群立报》办成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墙报,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民间风俗、习俗,创作、编写文艺作品,积极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各项创作活动。因此,要使这张墙报继续办下去,办得更加生动活泼,当务之急是要找到年轻的接班人。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