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2008年,宁波传统文化保护成果喜人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1-02 07:58:45

  宁波博物馆落成开馆,全市实地调查文物点6000余处,徐福东渡传说、甬剧、姚剧等10个项目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我市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利用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保护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文物普查获取丰硕成果。全市实地调查文物点6000余处,新发现近现代水利、教育、农业、交通、军事、工业遗址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等近百处重要文物史迹,拓展了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范畴,新公布文保单位(点)10余处。10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现场交流会在余姚举行,宁波的普查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全国文博界和中央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12月组织“2008年度宁波市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等活动,社会参与人数达7万人次。

  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工作得到加强。上林湖越窑大遗址、河姆渡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发布了《宁波市文物事业蓝皮书(2008卷)》,配合“中提升”做好郁家巷、毛衙街等历史街区保护工程,天一阁博物馆被文化部授予首批全国古籍保护单位,9种珍贵古籍列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天一阁博物馆古籍库房正式开工兴建。

  水陆考古成绩出色,开展了北仑小港姚墅村古墓等11个考古勘探与抢救性发掘工作项目和奉化法昌寺等7个考古调查,完成了奉化中心粮库工地、傅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东钱湖郭童岙窑址等5个考古资料整理。

  中国水下考古宁波基地的成立,是宁波乃至浙江水下考古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与此同时,2008年在象山渔山海域发现了一艘清代的木质商贸运输沉船(暂定名为“宁波象山渔山1号”)和两艘铁轮(疑为20世纪30年代沉船,有待进一步确认),水下考古资源调查和探摸作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考古所首次走出浙江签约南水北调考古工程,完成湖北库区丹江口市龙口墓群考古勘探和发掘项目,取得了重要考古成果。

  申遗工作取得新进展,大运河(宁波段)被纳入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举办了第八届宁波“海丝”文化周。地方立法取得新突破,《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文物征集工作得到海内外热心人士的积极支持。当代中国著名版画家邵克萍将他从艺创作的200多件版画精品、原作刻板以及手稿资料捐赠给宁波博物馆收藏,并以此启动“动员海内外宁波籍著名艺术家、收藏家向宁波博物馆捐赠藏品的世纪计划”。北仑博物馆入藏我国百余位当代艺术家作品。筹建中的宁波帮博物馆也收集到百余件捐献的珍贵实物。业余文保员杨古城在全国首届“薪火相传——先进人物的推荐评选”中荣获“2008年中国文化遗产年度贡献奖”,并积极参与和促进了宁绍地区业余文保员之间的交流和中日民间文化交流,我市社会保护力量建设又跃上新台阶。

  2008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现场会11月在我市召开,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徐福东渡传说、甬剧、姚剧等10个项目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农谚”等100项民俗民间艺术、技艺项目进入第二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镇海卷正式出版,宁波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在鄞州区建成开放。(记者 陈 青)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