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后三年,心理健康教育将更深入地走近居民和学生。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刚制订的《宁波市心理健康促进工程》方案提出,2009年至2011年,我市将重点以社区和学校为主线,开展以抑郁等情绪相关心理问题的教育、宣导和预防工作,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促进专业队伍,提高市民的身心健康水平。
2007年10月,市康宁医院在中心城区抽取了1075名学生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44.99%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29.9%的青少年存在临床意义的抑郁情绪。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想法与行为,15%-25%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
根据方案,今年我市将在海曙、江东、江北、鄞州4区各选一个试点社区,开展抑郁症教育、宣导和预防工作。到2011年,试点社区市民心理健康知识和抑郁症预防的知晓率达到80%以上,居民能够方便地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达到80%,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社区重点人群的抑郁症筛检、宣教与预防达到60%,并且力争在2011年前建立抑郁症防治宣传基地,探索形成适合宁波实际的社区心理健康指导模式。
今后三年,这4个试点社区的一般人群将会每年一次进行抑郁症筛检,参加两次义诊活动,听三场讲座,以培养他们理解和关爱抑郁症患者意识,减少偏见和歧视。
在学校,我市将选择3所初中和3所高中,建立“宁波市中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示范学校”,针对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普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知识,增强他们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保健能力,预防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
针对心理健康学生,宣教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他们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能力,培养理解和关爱精神困扰的同学。针对亚健康学生,主要目标是提高心理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干预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识别精神障碍。针对心理障碍和疾病学生,主要目标是维护心理障碍和疾病的缓解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社会功能。期间,学校将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并保证每班每学期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不少于5节。此外,还将进行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等。
同时,我市将建立中学生心理干预的三级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患有抑郁等倾向的学生,逐步形成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长效机制。
今后三年里,我市将通过组织各种培训,建立一支以心理专科专家为骨干,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卫人员、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服务志愿者相结合的心理卫生工作队伍,并探索形成抑郁症教育、宣导、预防的长效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