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1月8日第6版
本报宁波1月7日电(记者李建新陈醉)寻求中国自主品牌入驻本国,成为许多外国客商的“御寒新衣”。昨天上午,丹麦客商塞舍尔和瑞典商人耐佛哈什,正式与宁波欧琳集团签约,在瑞典成立瑞典欧琳公司,共同开发北欧市场。
新成立的瑞典欧琳公司不仅整合了三家企业的销售渠道、设计生产优势,还有效利用了北欧市场的“本地”优势,能够快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提高欧琳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价值。
“以往国外企业寻求中国合作,往往要求贴他们的牌子,中国自主品牌很难打入国际市场。”欧琳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认为,金融危机恰恰给了中国企业一个机会,国外原有的品牌体系受到冲击,急需新的、有活力的品牌去重新占领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可以趁势与国外客商合作拓展海外市场,降低风险。
危机化成转机,欧琳认为中国企业要事先做好充足准备。几年前,欧琳就对各个市场进行培育细分,做了详细的产品和品牌规划,改变策略、调整结构,并吸纳国外研发、设计和管理人才。丹麦客商塞舍尔坦言:“我们在选择合作商时,非常看中他们对海外市场把握的经验积累。目前,欧琳品牌在丹麦市场已经很成熟,产品品质和设计的发展速度更让人吃惊,设计理念、研发能力已与欧洲处于同一档次,甚至有些产品超过了当地水平,我们预计合作后的市场潜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