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著名导演高力强谈电影《甬城之爱》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1-15 12:45:19

  

《甬城之爱》剧照

  人物名片:

  高力强,1955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高级导演进修班。

  导演的作品有:《督察队长》、《扎喜的长征》、《大爱如天》、《女检察官》、《金牌工人》、《天籁》、《乌龙闯情关》、《张学良将军》、《派出所的故事》、《青春制造》等,其中《大爱如天》荣获第八届“电影频道数字电影百合奖”一等奖。《金牌工人》、《天籁》分别荣获第六届、第七届“百合奖”。  

  1月6日—18日,《甬城之爱》剧组在宁波拍摄,记者对高力强进行了专访。

  本报记者 陈晓旻

  记者:《甬城之爱》正在宁波拍摄中,这是一部完全以宁波人为题材在宁波拍摄的电影。拍这样一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呢?

  高力强:最早我是从电视节目里看到罗南英的故事的,当时挺感动的。我就和合作了好几次的制片人商量,这是个很好的可供挖掘的题材,看能不能拍成电影。因为通常我们写剧本也需要编故事,但是编出来的往往不真实。

  感动之余,还是有点担心,因为专题片哪怕做得再粗糙,内容真实感人也可以成功,但拍成电影就会破坏这些原来的模式,比如要求演员比生活中的漂亮,台词更讲究,也许反而无法表现原来的那份真实。

  因此,我就确定要在“真实”上下工夫。首先当然是写剧本。作为一个故事片,编织生动完整的故事很重要。我和编剧还先后两次到宁波,了解背景,宁波市的政府部门对此也很重视和支持,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后来又了解到还有“顺其自然”的事情,我们确定把两个素材结合起来。

  这个剧本我们数易其稿,最后采用的是制片人创作的那个。因为首先故事情节一定要真实感人。但是,如果仅仅写成一个捐钱治病的故事还是会很贫乏。最终我们在这两个主人公身上体现出的是:“罗南英”这个角色传递着坚守承诺的力量,作为一个长期坚守在乡村的小学女教师,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她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也是那么多在学校学习的学生的“母亲”。在患病的时候她依然想着那些孩子,给他们买文具、买漂亮的发卡等。所以,充满爱心与真情的她才博得那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片中另一个重要的提示:有很多事情是不该被遗忘的。在影片中“顺其自然”曾经两次帮助她坚定人生信念、坚守承诺。在她心中,“顺其自然”是一个神交已久的精神支柱。

  对于“顺其自然”这个角色,他到底是谁已经不重要,能不能找到也不再重要,因为,他已经成为爱心的代言,成为慈善的符号,已经成为一个爱心涌动的群体。罗南英在宁波遇到的所有帮助她的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记者:我们知道影片是根据“罗南英”和“顺其自然”这两个发生在宁波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这与我们熟知的新闻最大的不同在哪儿呢?

  高力强:“罗南英”的身份没有变,大的结构没有变。主要是通过两条线把他们用故事给串起来了,一个患病的乡村女教师罗南英到甬城治病,同时来寻找一直资助她任教的西北山村小学的“顺其自然”。我相信人在知道自己生命也许坚持不了多久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心愿想默默地去完成,甚至不愿意告诉家人。另一条线是“罗南英”的丈夫来寻找她,并通过出租车司机、报社记者等众多陌生人的帮助来展现故事。

  记者:您拍过不少这类题材的影片,如《金牌工人》、《青春制造》、《大爱如天》等,是不是现实的题材对于导演的发挥有很大的制约?

  高力强:制约当然有。因为要表现的就是真实,而且是很平凡的真实,这要出戏就会比较难,但又不能为了好看随意编故事。所以很多导演就不爱拍这些片子,而我作为国家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导演,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拍一些普通的群体,比如普通的工人,尤其是国营企业的普通工人。所以我尝试着去关注这个群体,并发现他们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感人故事。

  记者:2007年以来,出现了以《云水谣》为代表的、公认属于主流的电影,在中国几大奖项中频频获奖的现象。2008年,又有《集结号》的出现和轰动,有人说这显示了大片在回归主流。那么您怎么看待主流电影的创作呢?

  高力强:如今的电影是百花齐放,不管是对商业片还是主旋律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制作好,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内容题材本身。过去有的片子走了极端,比如商业大片到了糟糕的程度,没有内容和故事。而一些主旋律影片则是一味枯燥地说教、单纯地宣传,这样观众肯定不爱看。

  一部好的电影首先要有个能够打动导演自己的故事,并且愿意把这个故事再讲给别人听,经过加工应该是更生动更能感染人的故事。在叙事方式、情感和价值观上应该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普世的那种。哪怕那是个很小的题材、很小的制作,也一样可以做出一部好电影。

  所以,像《云水谣》、《张思德》、《集结号》等这些优秀的创作给予我们的启发就是:东方情感的礼赞、主流精神的保有、丰富人性的把握、宣教意味的舍弃。

  记者:表现灾难和爱心的主题,在2008年似乎这是个大主题。您怎么看待这些以灾难为题材的电影呢?作为导演,您对小众题材的影片是怎么看的呢?

  高力强:悲剧的力量很强大!过去我们喜欢好大喜功、大团圆的片子。随着社会进步、开放,应该在舞台上表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内容。过去的一些艺术教育固定的模式制约着我们,其实在艺术上我们应该展开想象、勇于尝试,不要过多地受理论束缚。真正的“大家”不是上了什么学才称其为“大家”的,而是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加上天赋和悟性才成就的。

  但同时,电影本身也是一门大众艺术,观众的接受和认可很重要。所以导演不是个体艺术家。而小众艺术则往往注重自我世界的表达,第六代第七代导演之所以没有红火起来,就是因为脱离生活。所有的艺术都一样,来自生活肥沃的土壤,也许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语言和信息比一个成天在书斋里研究怎么拍片的人要丰富得多。离开了语言的母体,脱离了生活肯定是无法创作出大家喜爱的作品的。

  记者:如今中国古装大片互相攀比,动辄几个亿的投资,而许多优秀的主旋律现实体裁电影却遭遇资金尴尬。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高力强:有时确实会遇到这种问题。我们这次的拍摄时间比较紧张,除了演员的档期问题,主要还是经费的限制。电影频道每年有100余部数字电影的计划,在题材上有不同的分布:如改革开放、农业、工业、儿童等各自有一些比例。但是因为不是商业片,所以投资额比较有限。

  当然对我们来说,拍好一部片子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是根据发生在宁波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片名叫《甬城之爱》,但到时候影片是在中央台电影频道播放,要面对的是全国的观众。我们要展现给观众真善美的东西,最终要达到更深远的意义。也许很多观众不知道“甬城”在哪儿,但一定知道它代表的不只是某个沿海发达繁华的城市,更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家园。

  记者:这是部数字电影,您导演的电影多次荣获“电影频道数字电影百合奖”,那么数字电影与普通影片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中国目前的数字电影的状况又怎样呢?

  高力强:影视是科技文化的产物。所以它发展的方向也是跟科技发展方向密切相关。数字电影是指用数字高清摄像机拍摄的,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而且拍完可以马上回放,过去拍摄用胶片,因为要洗印,拍完了也不敢马上拆外景,因为怕不满意时造不出来。当然胶片在细腻度、层次感上还是有其长处。

  现在中国的数字电影发展很快,很多口碑不错的影片都是数字的。当然还是有人认为胶片电影才是大制作。其实作品好坏不是仅仅取决于某种技术方式。也许再过几十年,只有怀旧的人才会用胶片来拍电影呢。科技的发展谁也无法预言。

  记者:最后,能不能透露一下这部影片什么时候播出?

  高力强:剧组在宁波的拍摄时间将持续到本月18日左右,之后转赴青海拍摄,春节前完成所有拍摄任务停机。春节后我开始剪辑,后期的制作大概要到2月下旬结束,之后等待电影频道和电影局审片,如果一切顺利三四月份就可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