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崇兴庙戏台英气逼人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1-25 13:50:17

独特的三联贯藻井,气势恢弘。

崇兴庙外观。

后台处精美的木雕。

木梁上的字迹记录着来此演出的剧团、剧目和时间。

长长的楼梯,通向看楼。

高大娘认真地做着手工活。

  开栏的话

  在笛箫悠扬声中,水磨腔于屏后柔柔一转,上场门前帘儿轻轻一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缓步而出,在台上演出一幕幕人间天上的悲欢离合,台下的人,跟着长吁短叹、伤春悲秋。台上台下,皆是精彩的一出戏。

  从今天开始,本栏目连续推出“宁波古戏台”系列,那一座座历史悠久、造型奇特、巧夺天工的古戏台将真切地展呈在读者面前,再现那些缤纷的传奇。

  [简介]

  地址:宁海县西店镇石家村

  特点:三联贯藻井

  等级: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巧夺天工

  一枝花开向牡丹亭,

  沉醉东风情不移;

  四声猿惊回蝴蝶梦,

  浩歌明月想当然。

  这一首绝妙的戏台对联出自宁海县西店镇石家村一位翰林老爷文笔,对联中把四出好戏:《一枝花》、《牡丹亭》、《四声猿》以及《蝴蝶梦》巧妙地嵌在联句上,诗情画意与台上的演出可谓声情并茂,珠联璧合。

  站在堂前,阳光洒在戏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恍然间,竟觉得台上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杜丽娘春睡迟迟后在后花园唱: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俗话说“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在开场锣鼓尚未敲响之前,熙熙攘攘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呼喊,在戏场内外分外热闹。进入戏场之后,上百双眼神无不关注戏台上的动静。于是欣赏戏台也就成为戏曲之外的又一享受。这座宁海县西店镇石家村的崇兴庙戏台,就首先以精美绝伦的构造和雕饰打动着进入戏场的每一位观众。

  崇兴庙的建筑面积有近千平方米,座西朝东。自东向西依次为仪门、戏台、勾连廊、二厢和正厅。仪门五开间,开三道门,檐廊雕有一对精致彩绘狮子撑拱,俗称“牛腿”。面对戏台的正厅就是神殿,七开间檐廊也有一对高达一米的木雕彩漆牛腿狮子。正厅的建筑式样为硬山顶单层,红脸菩萨、黑脸神差、白脸将军个个威风凛凛。方形戏台四柱落地,面阔5.5米,进深6.2米,离地1.5米,戏台顶上的藻井为同心圆穹窿顶,犹如倒覆的巨锅。藻井下口直径3.6米,深约1.25米,逐渐缩小的18圈花板,结顶于一块圆镜上。藻井四围又以三层小斗拱花板承托,精致彩绘龙凤蝙蝠、奇花异卉,历数百余年岁月,仍然绚丽多彩。

  联接戏台藻井的勾连廊顶上也有两个藻井。一为八角攒顶,一为同心圆穹窿攒顶,也同样由彩绘小斗拱承托。如果站在戏台和勾连廊下,戏台的藻井和亭廊的清式花拱无不使人大饱眼福,如置身于瑶池琼阁之中,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崇兴庙戏台也因此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浙东宁波的古戏台,主要的功能有祠台、庙台、街台和会馆戏台,其中最具公众性的就是庙台和街台。崇兴庙的戏台每逢“四时八节”及十月十九菩萨生日,都要请戏班前来演出,演戏费用由各村分担或个人资助、帮会出钱等。在后台上,有许多曾在这里演出的剧团用粉笔写下清晰的字迹,如临海市新艺越剧团,演出剧目有《闹天宫》、《双龙会》等。

  历史渊源

  崇兴庙坐落在宁海县西店镇石家村和后溪村接壤的一块平地上,二村的村民大都姓石,供奉同一位境主侯王,祭祀同一位祖宗神灵。

  宋代乾道年间(1165~1173年),世居新昌的奉直大夫石羡问迁入宁海县长洋村,其孙石载辅分迁于西店香山前后二溪萦回的平川上,建村发族。在元末明初,石氏家族人口增多,村落分为二村。在清康熙中期(1700年),倡建石氏宗祠,并在宗祠之前建神庙,即如今见到的崇兴庙。庙朝东,开门三道,前有檐廊、大道地。庙的左右有高墙卫护,南北各开边门,可与庙后的宗祠相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崇兴庙在云台太公(1799~1860年)主持下重建庙内戏台,聘邀县内高手,费时数年,终于建成辉煌精美的三个藻井并联在一起的三联贯藻井和古戏台。不久,由于庙后的祠堂毁于火,于是崇兴庙又供奉石氏列祖列宗,成为庙、祠合一的建筑,据称与庙神境主显应侯王坐在一起的有石氏的祖先。

  说起石氏祖先,老一辈村民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查考《宁海县志》也有记载;明代崇祯戊辰(1628年),石启明以恩选贡入京,清兵入关,与史可法同心抗清,失败后回乡隐居。《宁海县志》记载的明代清代进士名录中有石允常、石简、石文睿等,革命英烈则有石余良、石守炎等人。如今的石家村有335户,1100余人,后溪村有241户,800余人。

  “庙里锣鼓响,村人脚底痒”。每有戏文演出,进入崇兴庙后,数千双眼睛盯住的不仅是戏文中的每一位角色,精雕细刻的戏台也使他们心满意足、自豪神气。

  走出庙门,午后的阳光很明媚,看门的高大娘已经81岁高龄了,独自静静地坐在门前做些小手工,晒晒太阳,神情安详。

  名词解释

  ●藻井

  木构建筑顶部方形、圆形或八角型的凹入构造,饰有花纹,称为藻井。我国古制仅用于尊贵的建筑物顶部,明清的寺庙和祠堂也使用。

  ●檐廊

  江南建筑中屋檐下走廊,供通行、暂歇的半开敞空间。

  ●攒顶

  中国古代建筑中顶部逐渐收缩的构造,如四角攒顶、六角攒顶及圆形攒顶。

  ●道地

  浙东称为“道地”,古建筑上称为“明堂”,四周有房子的又称“天井”。

  ●撑拱

  中国古典建筑构件的专业术语,又称“雀替”,撑拱在江南某些地方俗称为“牛腿”,北方地区又叫“马腿”,是明清古建筑中上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使外挑的屋檐达到遮风避雨的效果,又能将其重力传到檐柱,使其更加稳固。

  本版文字 张落雁 杨古城 摄影 余慧

【编辑:朱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