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镜头里,寻找我们记忆中的年味(一)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1-25 14:01:22

己丑春节来了。

  穿新衣、吃汤团、祭祖、做年糕、拜年……这些记录了我们祖先生活和文明的一个个符号,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更是每一个人记忆中的“年味”。

  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摄影人,他们镜头里的年味,贯穿了整整30年。我们试图从他们的镜头里,打捞曾经的过年记忆。我们相信,这些从深处打捞上来的记忆,已不再是简单的细节,它们被赋予了情感,充满了暖暖的情愫。

  上世纪80年代

  背景:上世纪80年代的春节可说是承前启后的春节,“承前”是当时社会的物质条件仍不丰厚,大多数老百姓依然扳着指头过日子,而说其“启后”,是指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起,处处孕育着变化,酝酿着好日子的到来。所以,那个年代的春节是新与旧的结合,是传统与新意的交替。

  舞龙

  拍摄者:余德富

  解说: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贫乏,春节是一年中文化演出最为集中的时候,文艺队到一处表演绝对能造成万人空巷的场景。“那时候我在市群艺馆工作,一到春节,各乡镇文化站会发来活动通知。这张照片是在鄞州区横溪镇拍摄的,那年我提早一天就坐长途汽车来到横溪,住了一晚,第二天拍活动照片。”余德富告诉记者。

  第二天,演出活动还未开始,那场面早已是“人山人海,彩旗飘扬”。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人老早就排好队伍,有人搬着小木凳占据有利位置,还有人从偏远的山区特意赶来。于是操场上、阳台上,甚至屋顶上都挤满了人。

  余德富回忆说,演出场地一般选在农村的大晒谷场上,演出条件可不比现在,连舞台都是用打稻谷用的木桶当台基,用木板做台面临时搭建的。节目倒是蛮丰富的,有舞龙、舞狮,还有唱大戏。照片中就是舞龙队的表演场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舞得带劲,观众们看得入神。生产大队里条件好一些的村庄,村民们会要求请正规剧团来演出,其余的便是几个文化站拼凑节目,轮流在几个村庄演出。整个过程从大年初一持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样才算过了一个完整的年。

  贴春联

  拍摄者:余德富

  解说:这张照片是在四明山区拍摄的,那一年春节余德富带着拍摄任务到四明山,这个画面是他偶然间抓拍到的。照片留有深刻的时代印记:正在往窗台贴红纸、粘春联的妈妈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两个小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手里端着青花碗,正仰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

  上世纪80年代的四明山区“一穷二白”,老百姓家里平常根本吃不到肉,只有到了春节才会买点猪肉、鸡肉,自己还不舍得吃,有贵客来访时才会拿来招待。有鱼有肉是那个年代的人们过上好生活的基本标准,但四明山区百姓的饭桌上几乎见不到鱼。余德富说,山区百姓用木头刻成鱼的形状,再倒上酱油,做成一条假鱼摆在饭桌上,寓意年年有余,来年能有个好兆头。当地人大多知道这是条假鱼,也就不会动筷,可山区外的人往往不明就里,一去夹鱼,孩子便会大声叫正在厨房做菜的父母。

  “当然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山区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今昔对比,余德富很是感慨。

  泥人张

  拍摄者:俞东高

  解说:俞东高老先生过完年就68岁了,搞摄影这么些年,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拍彩色照片。照片里的新年色彩饱满,似乎预示着年后的生活愈发多姿多彩。那是在鄞州东乡,当时在鄞州展览馆工作的俞东高前去采访。正月里的东乡比平常热闹许多,俞东高在街上偶遇一位“泥人张”,他专心致志地做着泥人,旁边围满了小孩。俞东高顺势按下了快门。

  这位“泥人张”年纪挺大,穿着藏蓝色的中山装,头戴棉帽,捏着泥人,摊子前都是他的现场作品。“买的人还不少呢,不管做得怎么样,那个年代不比现在,孩子们没有那么多玩具,能买上个泥人也是件高兴事。”俞东高对记者说。

  上世纪90年代

  背景:进入上世纪90年代,老百姓的生活好了起来,年夜饭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但有了鸡鸭鱼肉,海鲜品种也多了起来。电话拜年、打传呼拜年、贺年卡拜年……这些都成为当时流行的拜年方式。从1996年开始,我国有了7天春节长假。春节,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假期。

  做年糕

  拍摄者:俞东高

  解说:俞东高说,以前每当临近过年,宁波农村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做手工年糕,以此寓意“年年高”。做手工年糕是农家的一件大事,因为很费人工,所以都是几家人拼在一起做的。乡里人做完年糕,一般都会送点给城里的亲戚。俞东高还记得,在困难时期,他们就把“革命草”磨成粉,掺一点点粳米,做成年糕。做出来的年糕黑不溜秋,他称之为“黑年糕”。一次过年的时候,他提着去上海孝敬母亲,母亲说:“黑肥皂我们上海就有,你大老远提来干吗?”现在回想起这件事,俞东高依然忍俊不禁。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手工年糕在宁波农村逐渐失去了“市场”,村里面都开起了年糕加工厂。用机器做年糕,显然方便很多:将蒸熟的粳米粉倒进电动斗里,“哗哗”转动,一侧的年糕就流了出来。只要判断好合适的长度,用刀切割就是。这张摄于上世纪90年代的照片,正是展现了当时机器做年糕的场面。

  跑马灯

  拍摄者:俞东高

  解说: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春节,俞东高去瞻岐镇合岙村的亲戚家拜年,屋外突然传来“马灯来了,马灯来了”的叫喊声。俞东高循声走到村里的空地,发现已有不少村民集中在这里,场里一队人马边舞边唱“马灯调”,原来那是合岙村老年协会组织的一支“马灯”队在表演呢。

  俞东高说,“马灯”队一般有几个伴奏的,也有几个大头娃娃,但表演者主要是孩子。他们左手拎马颈,右手执马鞭,跑马灯的时候,马头在前,马尾在后,整个马固定在腰间,这样舞的人就像骑了马一样。俞东高说:“跑马灯有讲究,参加表演的必须是男童。”

  每年正月初一,“马灯”队便走家串户,给村里的每户人家送去祝福。

【编辑:朱宗建】